《孙膑兵法》22章 兵失


此篇题为编者所加。本篇分析了作战失利的各种因素,提出军队要行“起道”的主张。

欲以敌国之民之所不安,正俗所……难敌国兵之所长,耗兵也。

欲强多(1)国之所寡,以应敌国之所多,速屈(2)之兵也。

备固,不能难敌之器用(3),陵兵(4)也。

器用不利,敌之备固,挫兵也。

兵不……明者也。

善阵,知背向(5),知地形,而兵数困,不明于国胜、兵胜者也。

民……兵不能昌大功,不知会(6)者也。兵失民,不知过者也。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

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兵多悔,信疑者也。

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形,不知备者也。

兵见善而怠(7),时至而疑(8),去非而弗能居(9),止道也。贪而廉,龙而敬(10),弱而强,柔而[刚],起道也(11)。行止道者,天地弗能兴也。

行起道者,天地……

* * *

……之兵也。欲以国……

……内疲之兵也。多费不固……

……见敌难服,兵尚淫天地……

……而兵强国……

……兵不能……

(1) 强多,勉强增加。

(2) 屈,竭尽。

(3) 意谓设防坚固,但抵挡不住敌人进攻的器械。

(4) 陵兵,被欺凌的军队。

(5) 背向,指行军布阵时的所向或所背。如《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同书《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司马法·用众》:“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之类。

(6) 金,时机。

(7) 见善而怠,见到有利条件而怠惰不前。

(8) 面临良好战机而犹豫不决。

(9) 抛弃错误,但又不能照正确的去做。

(10) 《六韬·文韬·明传》有一段类似的话,“龙而敬”作“恭而敬”(参看注⑩)。龙、恭二字古通用,但此处上下文为“贪而廉”“弱而强”,而字前后二字义正相反,恭、敬二字义重,疑有误。一说“龙”借为“宠”。

(11) 《六韬·文韬·明传》:“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文字与本篇相近。但本篇的“止道”“起道”,从下文“行止道”“行起道”二语来看,似是两种道的名称。疑“止道”指停滞、灭亡之道,“起道”指兴旺、胜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