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2)

第十二,受(vedanà )

“感受故为‘受’。”(vedayat?ti vedanà )

相、味、现起、近因

受的特相是领纳;作用是受用对象之味;现起是苦乐,也可以是捨受;近因是触。

什么是受?

佛陀这样定义“受” :

? Katamà ca, bhikkhave, vedanà ? Chayime, bhikkhave, vedanà kàyà - 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sotasamphassajàvedanà , 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 , 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Ayaüvuccati, bhikkhave, vedanà .?

“诸比库,什么是受?诸比库,此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诸比库,这称为受。”(S.2.2)

有六种受,分别是:

1.眼触生受(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2.耳触生受(sotasamphassajà vedanà );

3.鼻触生受(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4.舌触生受(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5.身触生受(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 );

6.意触生受(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即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触俱生的受心所称为受。

这六受是指与 32 果报心相应之受。这 32 果报心是: 10双五识、2 领受心、3 推度心、8 大果报心、5 色界果报心、4 无色界果报心。这些果报心中的受心所是这里的受。

眼触生受是与眼识俱生的两种受:不善果报眼识里的受和善果报眼识里的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也各有两种。眼、耳、鼻、舌触生受这八种受都是捨受, 而身触生受的两种受则有所不同, 区别是: 与不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苦受, 与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乐受。

意触生受有 22 种(32 果报心减去 10 双五识),分别是:2 领受心, 捨受; 3 推度心, 2 个捨受和 1 个悦受; 8 大果报心,4 个悦受和 4 个捨受;5 色界果报心,有 4 个是悦受,第五禅果报心是捨受;4 无色界果报心,都是捨受。

由于依处、所缘、心与心所的接触、集合并一同生起的受,称为“六触生受” 。

第十三,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 )

这里的“触”是指果报心里的触心所,“受”也是指果报心里的受心所。 触是依处、所缘、 心识三者的结合。由于有了眼净色、颜色所缘、眼识和除了触之外的其他六个心所,它们的集合称为触。有了眼触,伴随着眼触生起的受即是眼触生受。 由于触与受同时生起,所以是俱生缘。耳触和耳触生受、鼻触和鼻触生受、舌触和舌触生受、身触和身触生受、意触和意触生受也以此类推。

触心所的生起,必定会有缘于这种触而生起的感受,受也属于同一名聚里的心所, 和触是同时生起的。 因为有了接触,才会有受。如果没有眼净色、颜色所缘与眼识的接触,就不会有“看”发生,也不会产生或苦或乐的感受。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生受也一样。

有三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 vedanà )、乐受(sukhavedanà )、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 )。

受又可以依身心之受分为五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vedanà )、忧受(domanassa vedanà )、乐受(sukha vedanà )、悦受(somanassa vedanà )和捨受(upekkhà vedanà )。

其中,不善果报身识之受为苦受,瞋根心之受为忧受;善果报身识之受为乐受,心之乐受为悦受。五分法的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受中的苦受,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乐受, 捨受等于不苦不乐受。这些分法已在《上集》详细解释过了。

识、名色、 六处、 触和受都侧重于果报,即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结果。接下来的环节则是转折点,从“爱”开始,即属于造业的范畴。

第十四,爱(ta? hà )

“渴望故为‘爱’。”(paritassat?'ti ta? hà )

相、味、现起、近因

爱的特相是因, 即诸苦生起之因; 作用是喜欢; 现起是不满足的状态;近因是受。

什么是爱?

佛陀这样定义“爱” :

? Katamà ca, bhikkhave, ta? hà ? Chayime, bhikkhave, ta? hà kàyà - r? pata? hà , saddata? hà , gandhata? hà , rasata? hà , pho??habbata? hà , dhammata? hà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ta? hà .?

“诸比库,什么是爱?诸比库,此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这称为爱。”(S.2.2)

爱依对所缘的渴爱分为六种,分别是:

1.色爱(r? pata? hà ):对颜色的贪爱。 例如:喜欢看漂亮、好看的东西,男人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女人喜欢看英俊的男人等。

2.声爱(saddata? hà ):对声音的贪爱。例如沉迷音乐,喜欢听美妙的声音。

3.香爱(gandhata? hà ):对气味的贪爱。 例如为了吸引他人而涂香水,或喜欢香气等。

4.味爱(rasata? hà ): 对味道的贪爱。 例如贪著美味食物。

5.触爱(pho??habbata? hà ): 对柔软、舒适之触感的贪爱。例如贪著皮肉细滑、触感舒服等。

6.法爱(dhammata? hà ):对于概念、观念等的贪爱。

这六种爱每一种又可依欲爱、 有爱、 无有爱而分为三种,成为十八种:

1.欲爱(kà mata? hà )

《清净之道》解释说: “当色爱对来现于眼睛视域的色所缘,转起为欲乐而享受时,即名为欲爱。”每当眼睛看到悦目的对象时, 内心把它视为欲乐的目标而享受它、爱著它,这就是欲爱。把色、声、香、味、触、法当成欲乐的目标,并贪著、享受它们,称为欲爱。

2.有爱(bhavata?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 ‘恒久、永恒’ 而与常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有爱。与常见俱行之贪称为有爱。” “有”是指生命、存在。 认为看到的颜色等对象是恒久的、 永恒的, 这是常见。和这种常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有爱。

3.无有爱(vibhavata?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灭绝、消失’ 而与断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俱行之贪称为无有爱。”持断灭见的人认为生命结束就是断灭、完全消失。和这种断灭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无有爱。

这十八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依内、外来分,成为三十六种。对内的贪爱,例如:喜欢自己的漂亮,这是内色爱;喜欢自己的声音,这是内声爱。对外的贪爱,例如:喜欢他人的颜色、喜欢外在美好的东西,这是外色爱;喜欢听好听的声音,这是外声爱。其他也是这样分的。

这三十六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以依过去、现在、未来来分。 例如: “我年轻时多么漂亮啊!”这是对过去的色爱;“以前我唱歌多么动听啊!”这是对过去的声爱。对自己现在容颜的贪爱,这是对现在的色爱。你希望老了还是很漂亮,或者希望下一辈子能变得漂亮,这是对未来的色爱。对于声爱、香爱等也是同样。对外的贪爱,例如:以前的恋人很美丽,丈夫年轻时很英俊等,这些是对过去的外色爱。 现在所喜欢的外在颜色,这是现在的外色爱。希望以后得到好看的东西,这是对未来的外色爱。对于声、香、味、触、法也是这样。

于是,一共有 108 爱(a??hasata ta? hà )。色爱、声爱等 6种× 欲爱等 3 种=18 种;内色爱 18 + 外色爱 18=36 种;过去 36 + 未来 36 + 现在 36=108 种。

第十五,受缘爱(vedanà paccayà ta? hà )

虽然爱可以依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对象分为六爱,但它们是依靠接触目标生起的受而产生的。当一个人体验可爱的对象时, 乐受会伴随着体验的心而产生, 并通常表现为享受这种乐受。只要他追求这种乐受,贪图这种乐受,这就是贪爱。 认为对象有乐味,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于是追求、黏著该对象, 这就是贪爱。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时,他渴望摆脱苦,希望苦受尽快消失,或寄托于未来有乐受代替这种苦。不苦不乐受被体验为平静、宁静,它也可以成为心贪爱、染著的对象。所以,不仅缘于乐受可以产生爱, 缘于苦受、不苦不乐受都可以产生爱。

因为善业成熟,可以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体验这些所缘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通常是乐受, 但也可以是捨受。受属于遍一切心心所,它本身并非善或不善。只有人们贪求这些感受、追求可以获得乐受的目标时,这才是爱。 贪爱属于不善心所的贪(lobha),它只会出现在只属于不善的贪根心中。 如果只停留在感受本身而不生起任何贪爱,这是精进禅修者,特别是漏尽者的领域。

当漏尽者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其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仍然可以是捨受或乐受, 在唯作速行心中也可能生起乐受,但是他不会因为体验到乐受而产生贪爱,即不会再生起贪根心。所以,对漏尽者来说,前面的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还会生起,而受缘爱已经被中断了,也就是说漏尽者不会再产生任何的爱,包括欲爱、有爱、无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