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八、慧(2)

修观的原则

佛陀在《相应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 a sutta)等许多经典中,强调了修习维巴沙那的原则:

? Tasmà tiha, bhikkhave, yaü ki¤ ci r? paü at?tà nà gatapaccuppannaü ajjhattaü và bahiddhà và o?à rikaü và sukhumaü và h?naü và pa? ?taü và yaü d? re santike và , sabbaü r? paü Y `netaü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 'ti. evametaü yathà bh? taü sammappa¤ ¤ àya da??habbaü .?

“因此, 诸比库, 凡任何色, 无论是过去、 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一切色皆‘这不是我的, 这不是我, 这不是我的我。 ’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照见。”(S.3.59)

对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佛陀在这段经文中教导了修观应当以十一种观法来观照五取蕴, 即应当如实地以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近十一种方式,来观照五取蕴的每一蕴。如果禅修者没有修习缘起, 他将无法观照过去的五蕴,也无法观照未来的五蕴,于是他也无法按照佛陀的教导来观照三世的五蕴。

此外,禅修者还需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内在是自身相续流的五蕴,外在的是他人的五蕴, 以及称为 “非执取行”(anupà dinnasa? khà ra)的无生命物质。正如《法集义注》 和 《清净之道》中强调:

“在此,有一种人开始住著于内在的五蕴,住著后观它们的无常等。但因为只是纯粹内观是不会有道之出起的,也应外观。所以还必须观他人的诸蕴,以及非执取行的无常、苦、无我。”(Dhs.A.350; Vm.784)

假如禅修者只是观照内在的五蕴,而不观照外在的五蕴,他是不可能证悟涅槃的!

同时,禅修者还需要观粗色和细色等。有十二种粗色: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地、火、风,其馀十六种是细色。 由不善果报所生的是劣色, 由善果报所生的是胜色。远色即细色,近色即粗色。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禅修者在修观时,应一时观照过去的名色法, 一时观照现在的名色法, 一时观照未来的名色法, 也应一时内观、一时外观等,如此依十一种观法来观照五取蕴。

见清净

慧体即是修观的次第,包括五种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 若再细分,则是十六种次第成熟的观智,称为“十六观智” 。

修观必须先培育见清净,即修习色业处及名业处, 辨识自他身心的色法与名法。通过辨识色法而证得色限定智(R? papariccheda ¤ à ? a) ,辨识名法而证得名限定智(Nà mapariccheda ¤ à ? a), 辨识名色法为两种各别组合而证得名色限定智(Nà mar? papariccheda ¤ à ? a)。

在名色限定智阶段,禅修者需逐一辨识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的自性相(sabhà valakkha? a),从而破除色法和名法的密集(ghana)。例如辨识地界的自性相为硬,水界的自性相为流动, 火界的自性相为热, 风界的自性相为支持等,如此逐一辨别各种究竟名色法的个别特征。到了这个阶段, 禅修者见到除了究竟名色法之外,并没有所谓的有情(satta)、灵魂(J?va)、自我(Atta)、男人、女人等,这种智慧称为“名色差别智”(Nà mar? pavava??hà na ¤ à ? a)。由于他暂时地镇伏了邪见,故称为见清净(Di??hivisuddhi)。

度疑清净

辨识名色法之后, 还需要查找名色法之因, 通过辨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来修习缘起, 培育“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 ¤ à ? a)。禅修者亲见了三世因果关系,就不会再怀疑有没有过去世、未来世, 或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 于是超越了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疑,称为 “度疑清净”(Ka? khàvitara? avisuddhi)。

道非道智见清净

禅修者辨识了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之后,应进一步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他观照诸行法、名色法极快速地生灭,故为“无常”(anicca);一直遭到生灭的逼迫,有生灭的怖畏,故为“苦”(dukkha);不存在有永恒的、实在的所谓的我,故为“无我”(anatta)。他通过聚思惟、理法观、四十思惟法、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等方法来思惟名色法,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培育“思惟智”(Sammasana ¤ à ? a)。

此后,禅修者继续以见缘生灭(paccayato udayabbayadassana)和见刹那生灭(kha? ato udayabbaya dassana)两种方法来观照诸行法的生灭,培育“生灭随观智”(Udayabbayà nupassanà ¤à ? a)。

在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禅修者会有许多殊胜的体验,例如见到前所未有的光明,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智、喜悦、 轻安、快乐等。 有些禅修者会以为他已经证得了圣道圣果,从而放弃修行。其实这些殊胜体验只是“观的污垢”(vipassanupakkilesa),并非真正的涅槃体验。他应以智慧观察及辨别光明等法并非真正的圣道, 从而摆脱这些污垢继续修行,这才是道。他确定了道与非道,称为 “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à magga¤ à ? adassanavisuddhi)。此时,他的生灭随观智才达到成熟阶段。

行道智见清净

随着观智进一步成熟,他不再作意诸行法的生、住、转起和相,只需观照诸行法的坏灭,依坏灭来观无常、苦、无我,培育“坏灭随观智”(Bha? gà nupassanà ¤ à ? a)。

当他观照诸行法的坏灭时, 对一切都坏灭的诸行法生起大怖畏,称为“怖畏现起智”(Bhayatupa??hà na ¤ à ? a)。

对产生怖畏的一切诸行中,完全无味无乐,所见到的只是种种过患,称为“过患随观智”(a d?navà nupassanà ¤ à ? a)。

他如此观照一切诸行的过患,则对一切诸行感到厌离、不满、不喜,称为“厌离随观智”(Nibbidà nupassanà ¤ à ? a)。

他的心只想尽早从诸行中解脱出来,称为“欲解脱智”(Mu¤ citukamyatà ¤ à ? a)。

如果其观智还没有成熟,则必须重复地用四十思惟法、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等方法, 不断地审察诸行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称为“审察随观智”(Pa?isa? khà nupassanà ¤ à ? a)。

在高级观智的阶段,禅修者对于诸行法既不会像没修观时那样贪爱和执著,也不会像在初修观时那样怖畏和厌离,内心只是平等地观照诸行法的坏灭, 对诸行法保持中捨,这称为“行捨智”(Sa? khà rupekkhà ¤ à ? a)。

当他的观智成熟时,会生起称为“趣向出起之观”(Vu??hà nagà mini vipassanà )的随顺智(Anuloma ¤à ? a)、种姓智(Gotrabhu ¤à ? a), 随顺智之后即是道智。至此阶段, 称为 “行道智见清净”(Pa?ipadà ¤ à ? adassanavisuddhi)。

智见清净

禅修者持续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当观智成熟时, 即能生起出世间圣道心, 证悟四圣谛并达到 “智见清净”(¥ à ? adassanavisuddhi)阶段。

道心中的智是最明显的,称为道智(magga¤ à ? a),能执行断烦恼的作用。

圣道心分为四个层次:

初道入流道心(sotà patti-maggacitta);

第二道一来道心(sakadà gà mi-maggacitta);

第三道不来道心(anà gà mi-maggacitta);

第四道阿拉汉道心(arahatta-maggacitta)。

除了一来道不能断烦恼, 只能减轻贪瞋痴以外, 其他三道都能断除各别的烦恼。

道心灭去后紧接着生起果心,又称果智(phala¤ à ? a)。道心是断除或减弱烦恼的出世间善心, 果心是体验由道心带来的解脱的出世间果报心。

果心也分为四个层次:入流果心、一来果心、不来果心和阿拉汉果心,故有八种出世间心,它们皆取涅槃为所缘。

不同阶段的清净, 观智取的所缘也不尽相同。见清净阶段的所缘是观诸行法的自性相,度疑清净阶段是观缘相,道非道智见清净阶段是观生灭相,行道智见清净阶段是观坏灭相,到智见清净阶段则是涅槃相。 这是修观所缘的次第和差别。

三随观与三解脱门

修习维巴沙那即是随观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通过随观无常、苦、无我三相而证悟涅槃,称为“解脱门”(vimokkhamukha),它们分别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

《无碍解道》中说:

“作意无常者胜解多,获得无相解脱。作意苦者轻安多,获得无愿解脱。作意无我者知识多,获得空解脱。” (Ps.1.223)

《清净之道》中说:

“其中,无相解脱是以无相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它 (圣道) 实于无相界生起故为无相,从烦恼解脱故为解脱。同样的道理,当知以无愿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无愿,以空之相的涅槃为所缘而转起的[圣道]为空。”(Vm.769)

1.禅修者在随观诸行的无常相时生起圣道,因为该圣道是以无相之相的涅槃(animittà kà rena nibbà naü )为所缘的,所以称为“无相解脱”(animitta vimokkha)。

2.禅修者在随观诸行的苦相时生起圣道,因为该圣道是以无愿之相的涅槃(appa? ihità kà rena nibbà naü )为所缘的,所以称为“无愿解脱”(appa? ihita vimokkha)。

3.禅修者在随观诸行的无我相时生起圣道,因为该圣道是以空之相的涅槃(su¤ ¤ atà kà rena nibbà naü )为所缘的,所以称为“空解脱”(su¤ ¤ ata vimokkha)。

七清净与修慧

在七清净中,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属于世间的戒定慧, 修习这些清净也是在培育世间八圣道。 到智见清净阶段,八支圣道已经在心中开展了,称为培育出世间八圣道。

有九种出世间法,即四圣道心、四圣果心以及涅槃, 唯有这九种才是出世间法。 只要有情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他就还是凡夫,只要是凡夫,他就没有涅槃体验。圣者在证悟圣道和进入果定时,取涅槃为目标, 其时生起的心是出世间心。

要出离世间、解脱轮回、 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必须依循佛陀教导的八圣道、戒定慧, 修习四十种止业处和培育十六观智, 次第地培育定力与智慧。 当世间智成熟时, 即能证悟出世间道心和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