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讲


“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又即如是毗钵舍那。由三门六事差别所缘。当知复有多种差别。云何三门毗钵舍那。一唯随相行毗钵舍那。二随寻思行毗钵舍那。三随伺察行毗钵舍那。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是名三门毗钵舍那。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寻思时,寻思六事,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既寻思已复审伺察。云何名为寻思于义?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三十卷)

好像上次讲,这次是你们来讲,我来听,是不是这样?(同学:没有啊,我们都没听见,哈。)那可能是我记错了。

现在我们讲修观。修定,讲修止、心一境性,大家修行为什么做不到心一境性?拿中国的话来讲,就是为什么一念专一做不到?是什么理由呢?理不透,道理不透彻。你不要以为看了一点佛学、佛经就懂了道理,你不透彻,就是净土念佛念不好也是一样。所谓理不透,不透彻,就是观修不好。观不是眼睛去看,是心观,心透这个理。所以现在讲观,毗钵舍那,你不要以为:这是观,我定都没有做到,怎么能观呢?换句话说,你观做不到就不能得定。我们大家学佛,打坐尽管坐,都是观不够、慧不够。所以现在好好听这一段:

“云何四种毗钵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这个我们上一次讲到了,这四种都提过了。

“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又即如是毗钵舍那,由三门六事差别所缘,当知复有多种差别。” (跳过,未讲)

“云何三门毗钵舍那?” 三个法门。

“一唯随相行毗钵舍那,二随寻思行毗钵舍那,三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这三种。第一个“随相行”,等于修止时候的无分别影像;后面两种“寻思行”、“随伺察行”,有分别影像,这是配合为一的。意思懂了吧?听不懂马上问。修止的时候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这两种缘法,修缘,心缘这两种,对不对?现在,观不同一点,“随相行”,跟着那个现象,无分别影像,譬如只留一个佛像、一个明点,不管它道理,即“随相行”的毗钵舍那。

“随寻思行”,“寻思”,譬如我们大家看过一本佛法要领,例如《大智度论》、《宗镜录》、《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参这个念头哪里来、哪里去,观心,对不对?这是有分别影像,有思想的“随寻思行”。

第三种“随伺察行”是参究,参究定慧到了哪里是参空,定慧到了那里。那么下面有解释,这三种大要先告诉大家,要搞清楚啊,假设考试,题目都出这种地方了。

“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譬如修准提法,譬如念佛,譬如听呼吸作数息观,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了,我随便举些你们比较知道的,很多法门你们还不知道。就是说,你所听到的,所领受过的这些法门,关于老师的“教授”,“教授”是传授给你这个方法;“教诫”,就是你们讲我一样,骂你们,训诫你们,“诸法”,这一切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由定慧这个境界里头“如理作意”,要合理,合什么理?合于佛法正修行的方法,“如理”。

所以,大家看到这两个字应该心惊胆颤,你们尽管在修行,是不是如理作意还是问题。不如理作意,譬如白骨观你们修不起来,因为你理不透,不如理作意;譬如数息观,也不能得到止息的境界,不如理作意;譬如观想不成功,不如理作意。

就是说,“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就是暂停了一切的思想,也不加思想,也不加度量,测度这个到了什么程度、什么境界,也没有推测它,也没有观察它,就是这个境界。譬如叫你们观明点,就是这一个明点,就是无分别的影像。关于这个是不是明点?黄豆那么大、绿豆那么大、太阳那么大、虚空那么大?都不去管它了,不加思考,“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假定,譬如你们观一个明点,或者观一个白骨,观一个脚趾头,观起来的时候然后想:为什么要观脚趾头?骨头又是怎么样?……一边想:哦,这是四大,地水火风。风大、水大暂时不管,人就是一口气,风大,风大一口气没有了,死了;血,水分,火,都马上消散了,那么人体也烂了,那些水分没有了,所以留下来的就只有地大。那么地大,所以因此白骨观先修地大,地大把它观空了,其它的水火风就容易空了。比方这种种推理,一边坐起观来,一边是所谓“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这种情形属于第二种,加上正思维,懂了吗?这一条懂了啊。懂不懂?闷声不响,好像都没有懂,还是懂了?学人不开口,十方诸佛下不了手啊,究竟懂了没有?没有懂啊?没有懂,看哪个懂的来讲一遍好不好?然后都说不懂。都说不懂耽误得很厉害啊,就停留下来了,看怎么样把它搞懂。懂了没有?再看一看,想一想。吃了饭,我们是人啊,人跟动物不同,要用脑筋的。不要说:“老师讲的还不错,真好听哦!”好听?我又不是唱歌给你听,要懂这个理啊,如理作意。懂了啊,懂了就过去了。

“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假设说,譬如刚才举的例子,修白骨观,观起来了,“如所安立”,那么一边白骨也观起来了,一边在慧上、理解上,理也知道了,那么所观的境界同理上的两个一配合,境界越来越定,越来慧力、智慧越开发,就是叫“如所安立”,“所安”的建立了。“复审观察”,仔细地参这个理,这就是参话头的参,“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这个样子叫“伺察行”。“察”在找这个理,同证得菩提是什么关系,与悟道有什么关系,“察”就是观察自己;“伺”就是说自己的这个境界还保留着,譬如明点、譬如白骨观,这个境界没有掉,可是,一边理、慧力还在成长,智慧的力量。(根据《声闻地讲录》有些改动。)一个伺一个察,所以叫“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是名三门毗钵舍那。” 这三个纲要。所以三门、六件事,三个法门,六件大事。

“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怎么叫做六种不同的观法呢?

“谓寻思时,寻思六事,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这六件事。就是我们在修行做工夫,观想或者念诵,譬如你修准提法,一边在念诵,六根回转缘这个声音,这个时候,譬如你们修准提法的时候,在止的方面来讲,当你念咒的时候,念诵的时候,金刚念诵也好、瑜伽念诵也好,这时我问你们大家——统统考试啊,拿止来讲,这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呢?还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同学:……)怎么样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呢?咒语你不懂,那么好了,“达喇多喇耶多罗多罗耶”,“爷爷爸爸,爸爸爸……”反正搞什么也不懂,对不对?那是无分别啊,怎么叫做有分别呢?如果说你没有分别嘛?当你念咒语的时候:哎呀,糟糕,妄念又来了,这个咒没有念好。那么,“达喇多喇耶呀……”又重新来过。那么,“嗡嘛呢呗咪哄……”为什么要念“嗡嘛呢呗咪哄”?糟糕糟糕,又在妄想了,“嗡嘛呢呗咪哄……”你说你们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那不是有分别,念咒语时不一定有,是无分别影像所缘,但是你们的那个是妄念,不是在分别,也不是如理作意。

什么叫如理作意?譬如念“嗡嘛呢呗咪哄”,你观想的是四臂观音,对不对?这个四臂观音观起来,然后咒语,这个时候都摄六根都在咒语上,意根在四臂观音观好了,不动了,然后声音还在念,这个时候止到极点,那么,如理作意,这个是如理作意,是在止上,还没有观。

观,然后知道这是生起次第,然后到达圆满次第如何空念,如何此念、此心、此音、此色相一切与空相应,这个时候是如理作意的毗钵舍那,懂了吧?这个很细哦,做工夫……

所以给你们讲这个课啊,等于在幼稚园里上大学里研究所的课一样痛苦,不晓得你们理解进去没有?

所以现在讲“寻思时”,就是说,在定境界上,不管你修准提法,或者明点、白骨观,那么,止以后要观,你以为听到观,我这有个亮光,算观起来。那个亮光观起来——你们寻思,想想看,你们正思维正分别:这个亮光观起来,是什么影像?是八识中的哪个观起来?眼睛观起来的?意识观起来的?(同学:意识。)你知道自己观得起来吧?那个知道自己观起来的是意识啊。那么,这个观起来的明点假设不变,我知道这个明点在这里,又知道现在的明点观得清明不清明,那个是意识啊。这个明点观起来的是什么呢?还永远留在这里?你们有没有到达这个情形啊?有没有?有的举手,都没有啊?有,哦,年纪大一点的不管了。我们讲在这里的青年同学们有没有?都没有。这一步都没有,还在这里观呢?你们也在观,观望,呵,看看这个地方究竟在搞些什么啊,哈,止也没有、观也没有,所以没办法给你们讲这些课,当然,这些经典你也看不懂。所以,到处听听,听些好听的,就算是学佛了,真修行之路,我晓得没有办法的。真观起来,才有资格听这种地方,这个不过是声闻境哦。声闻境,你不要看不起哦,大乘菩萨不以这些为基础都不行。知道观起来的也是意识,观起来的佛身影像是第六意识的独影境,念佛号,一字一声,是前五识及第六意识的作用

假定,你们现在想不想得到,你们想象、幻想,懂不懂我讲的话啊?用你们的幻想,懂不懂?假定有一个人,明点也观起来了,譬如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在这里,我观起来的阿弥陀佛硬是现身,丈六金身在这里,你的境界上有,那么,你同时也在念阿弥陀佛的佛号,那么,那个阿弥陀佛一身放着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啊……庄严圆满啊,就在目前,或者就在身上,然后同时还在念佛号,对不对?然后你还有个道理,你现在知道自己:我现在证入了正观的境界,正观,不是邪观,对不对?这样,三个作用来了,哪一个是意识状况?(同学:……)那几样观起来的,不是意识观起来吗?那你刚才说:知道的才是意识状况,那三样是属于哪一方面?属于眼识观起来的?(同学:三样都是。)三样都是,是什么?意识有那么多吗?不要点头,讲话,点头是那么多还不是那么多?(同学:有那么多。)有那么多意啊?那你学的是“多心经”了?现在就考问你了。(同学:老师,事实上,有时候一念是可以同时进行好几个观想。)那是一念,一念的另外解释了,八识都在动,八识都在动,那多的很呢。现在是讲毗钵舍那,止观的这个境界。

所以,你们都不是如理作意,所以修行不上路。还要考吗?一考就考倒了,都烤焦了吧?你要知道,这还是你们的假想啊,你们根本一个也没有到达这个境界;到达这个境界恭喜你们了,不是恭喜你得道了,是修行可以说上一点路了。

那个阿弥陀佛,刚才举的例子,对不对?是不是举的例子啊?什么例子?谁答复我?(同学:有分别影像。)还是你们幻想的有分别影像,你们没有到,对不对?这个阿弥陀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具足,当然你们做不到了。一相,眉间的白毫光,一点都观不起来,对不对?假定观起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这里完全具足,八十种好就多得很,一切放光。同时,你还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你的分别意识,善的分别意识知道自己走入正观了,对不对?这是意识。那两个阿弥陀佛的相观好——当然是我观好的,不是外来的,外来的你做不了主,就是魔障了。那么,我观起来的,又在自然念佛,那是意识的独影境,懂了没有?

譬如有些人做梦,你们有没有这个经历?有时候在梦中还晓得自己在做梦呢,对不对?都有这个经历嘛,心里想:格老子,不要做梦了!哎呀,我又在做梦,那个是意识有一点要清醒,还是没有清醒,可那个梦还照做下去,对不对?那个做梦的是独影意识在做;那个晓得自己在做梦,叫自己不要做了,那个梦做得不舒服,或者自己最好再换一个梦做做,他做不了主的,对不对?那个是清明意识,要想做主做不了主,独影意识的力量强了,其实还是意识的背面的力量很强,懂了没有?

所以你们观不好,不管你无分别影像的境界……,始终观不起,没有进入意识真的独影意识得定的境界,懂了没有?这样讲你们懂不懂啊?(同学:懂了。)哎,那太好了。

好,为什么说观起来是独影意识呢?你们现在为什么观不起来呢?因为你们作观的时候,不是“做官”,观想的“观”,你们作观的时候都是用前五识去观,对不对?打起坐来想观个白骨,哎呦,硬是把眼睛拉回来一样,看到自己肚子上架着白骨脚趾头,都想看出来,然后,意识那么想,想自己好像看到——是把前五识拿来作观了,作不起来的,懂不懂?所以,为什么修行不得力呀,不能如理作意,理都没有参透,经教也不懂。你们也读了经教,是搞思想去了,搞妄想去了,有什么用啊?我这样讲,你们懂不懂?都拿前五识去作这个,就错了,你知道嘛。

所以,“寻思六事”要知道要知道六事差别所缘。那么,“一义”,第一个,道理要懂;第二个是“事”,这件事;第三是“相”;第四“品”,晓得自己现在到哪一品,就是哪个程度了;第五是“时”,时间;第六是“理”,最高的理。

“既寻思已,复审伺察。” 所以,这个地方,你只要“寻思”到了以后,正思维清楚了以后,你还要“伺察”,什么叫伺察呢?“伺”就定在那个境界,什么叫“伺”啊?伺就是等待,猫抓老鼠,你看猫抓老鼠,在那个洞口等着,你说:“咪咪,来吃饭。”它理都不理,就是伺,守在那里,知道吗?猫抓老鼠你们看过没有?看过啊?城里长大的根本没有看过,对不对?大概我看,在座年轻的啊……你看过?(同学:我是乡下长大的。)哎,乡下长大的看过,资格高一点,城里长大的没有资格。猫抓老鼠,所以黄龙南禅师形容用功要怎么用功,“四足据地”,四个脚抓着地;“目睛不瞬”,两个眼睛盯到那个老鼠洞;“头正尾正诸根顺向,首尾一直”,头端端正正,尾巴竖起来,全副精神,你踢它一脚,它动都不动,这个样子叫伺、察,有伺有察,等待,懂了没有?

所以,理懂了,“复审伺察”,你看自己用功的精神、心境有没有到达这个状态?所以你们啊,我叫你们是,有时候对一点,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就是死的老鼠摆在那里,瞎猫刚好跑到,一闻,“嗯,原来是这个。”所以就吃了。你们有时候用功得一点点清净,不是你们抓到的,也不是寻思来、也不是伺察来,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来的。所以伺察跟寻思,我比方给你们讲得清楚了吧?懂了吧,再不懂就变成青蛙跳井了——不懂。

“云何名为寻思于义。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云何名为寻思于事。谓正寻思内外二事。如是名为寻思于事。云何名为寻思于相。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

“云何名为寻思于义?” 第一点,怎么叫修行修观的时候,要思想道理?

“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 譬如我现在叫你们解释,你讲不来,对不对?《瑜伽师地论》叫你们讲,讲不出来,对不对?因为你没有在这个经文上“寻思”。“正寻思如是如是语”,这样这样,经典上这样说,经典为什么这样讲呢?拿到心上来印证做工夫,有“如是如是义”,噢,原来是这个道理!这个样子叫做“寻思于义”,就是正思维。不然,像佛学搞得很好,坐在那里瞪着眼睛看天花板,满脑子的佛学,啊,这个道理……,都向外驰求了,那变成妄想了,所以佛学变成思想了,普通的思想,没有寻思于义;如果能反观于内心求证,才是“寻思于义”,这是第一点,第二点:

“云何名为寻思于事?谓正寻思内外二事,如是名为寻思于事。” 就是说,譬如我们把佛像、明点观起来,内境怎么样?同外面的理,同法界、同物理世界的道理怎么样?叫“寻思于事”。

“云何名为寻思于相。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云何名为寻思于品。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如是名为寻思于品。云何名为寻思于时。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如是名为寻思于时。云何名为寻思于理。谓正寻思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当知此中由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以为胜义。寻思因缘以为因缘。由作用道理寻思诸法所有作用。谓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由法尔道理。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如是名为寻思于理。如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及前三门毗钵舍那。略摄一切毗钵舍那。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觉。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寻思义故起语义觉。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三十卷)

“云何名为寻思于相?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 那这个时候,怎么寻思?正思维一切法皆有“二相”,内相为“自相”,知道现在这个佛呈现,是我自己正思维观出来的,所以这个佛,阿弥陀佛即我,我即阿弥陀佛,唯心所造。唯心所造,是你的吗?不然,我心与佛心,与阿弥陀佛心,与十方三世诸佛同一体性,“自他不二”,所以说,“自他不隔于毫端”。真得到自体的正定,止观双运,阿弥陀佛观想现前的时候,那么,真正的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在一念之间,道体、本体相应。换句话,你所观的这个虽然是妙有假象,也是阿弥陀佛真的力量就来了。像这种理,“自相”、“共相”、他相,要参得很清楚,这是一个理。

第二个道理,“自相”、“共相”,自己到达那个境界了,修持到了,所以你观察别人,一切众生,别人有没有到达这个境界,你眼睛都不要张开就晓得了,呵,他没有到。自相、共相都很清楚,这个叫正思维。

正思维这个时候,并不要去一步一步念头想,不是妄想念头想,也就是《中庸》所讲,“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要去想它就知道了。还不是他心通,到他心通这个境界,知自己,知他人他心通的力量更大。

“云何名为寻思于品?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 恶念、善念。所以,修行人随时要“正寻思”,起心动念,这个是不对的念,这个是对的念。何以如理作意?佛法的道理是正念,不然即非正念。像你们经常恶念一起的时候,格老子,佛都不管了!他说什么“老子不学佛了!”那个是黑业,“黑品”,重得很,慢慢脸上的黑气都起来了,真的!所以,有时候你们气色坏的,都是黑品气色。白品气色,当然一干二净的,那不同。

“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如是名为寻思于品。” 要把起心动念中的恶念,“黑品过失”……“过失”很容易啊,“过失”后为什么加“过患”呢?“过失”很轻,一下子自己觉得没有错,我这个思想没有错,这已经过失了;“过患”严重了,自己犯了这个过失念头还不肯改过、不肯转化,认为我是大丈夫,为什么要改啊!哼,你本来已经我慢,再加上贡高,贡高加上我慢,不得了,变成“过患”了,“患”是大病。所以,随时要检查自己“寻思黑品过失过患”。随时要检查自己心性“白品功德”。起心动念,某一天善心、慈心越多了,功德“胜利”了,“胜利”什么?心中黑品的魔念消除,白念战胜,功德成就。“如是名为寻思于品。”

“云何名为寻思于时呢?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如是名为寻思于时。” 就是你们看到过的观心法门。我们把起心动念分为三个时间,现在——我讲这个话,第一念过去了。未来——我讲什么?没有听到,一说未来便过去了,(同学:刚才您说未来呀?)早过去了,这还不懂?未来就没有了,说一声未来就变现在,现在就过去了,这个念头先把它分析,然后推及一切时间。

所以得正定能够得他心通、宿命通,真得定了以后,一念寻思:啊,自己前生还是女人、还是男人、还是一个凶狗变的、还是一个疯狗变的、还是一个凶鸡变的、老母鸡变的、或者是老鼠变的、一条毒蛇变的,自己清清楚楚。自己念头……然后:噢,我毒蛇的前生,是什么人变的?噢,原来是个贵夫人变的,哎呦,因为贵夫人太凶了、太坏了,所以因为这个事变毒蛇……,哎呦,一路推上去,都知道。

不但能知道过去,也知道未来,一想,我现在修行的成绩,哎呀,照现在的为止来生变个啥?变个什么都知道。这个时候赶快害怕,赶快转这个心念,赶快进步、赶快进步,把黑品业拿掉,然后再晓得自己:噢,现在变牛,牛尾巴已经白了,牛头白了,牛头白了,把牛也化空了,慢慢又是一个老头子,哎呀,好,变人了!都很清楚。所以修行,这叫“寻思于时”,过去、现在、未来都清楚,因此能够,所谓孔子也说,“虽百世可知也”,十方三世都清楚了。

“云何名为寻思于理?谓正寻思四种道理。” 这个“理”包含“四种道理”。

“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你们注意,你们做工夫,这些都不是讲道理是讲做工夫。第一个是“观待道理”:

“当知此中由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以为胜义,寻思因缘以为因缘。” 就是“观待”的道理,当你修定、修观的时候,相对外境界心定不下来,“待”是相对。你修观的道理……所以修定,你们因为不用智慧去修定,光想打坐就得定了?“观待道理”没有参。

“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啊,原来我不能定下来,很多世俗的因素牵挂住了。譬如世俗因素,或者睡眠、饮食吃的没有对了,或者身体四大凉着了,生病了,所以不能得定,一切“世俗”的东西还与“世俗”,“胜义”的归于“胜义”,最高义的佛法道理是胜义。这一切是“因缘”所生法。今天我一切都合适,环境也合适,又碰到一点高兴的事,或者我在那里,哎呦,突然看到一个佛像,很高兴,回来两脚一盘,还在笑呢,佛像已经影像出现了,知道这个还不是我的功力。常常碰到这个环境,因缘所生法。

这些都是“观待道理”。简单的说,你在作观想修定的时候,观中间相对的这些理论,搞得清清楚楚。

“由作用道理寻思诸法所有作用,谓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什么叫“作用道理”呢?都要参啊、观啊!为什么要修白骨观?所以有许多人听了白骨,“哎,老师,为什么要修白骨观嘛?”我说那你去修“红骨观”好了,修个红粉骷髅不是蛮好,又漂亮又喜欢,谁叫你修白骨观?我又不是卖排骨店的,为什么修这个呢?这个理自己不去研究啊。

“作用道理”, 一切法门都有对治相对的作用。为什么要如此修、如此做都不去参,然后你们年青人还要自己对自己抗拒性、反感,你反感个屁!我对你还正是反感,你对自己还正反感,天天都在反感,自己对自己都克制不了,对不对?为什么如此?因为你不参究“作用道理”。任何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叫你如此修?有什么作用?所以要懂这个道理,不懂这个道理修行,都叫盲修瞎练。

第三点,什么叫“证成道理”呢?

“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 什么叫“证成道理”?修一个法门,当然不想走到外道,也不想走冤枉路。一方面自己在求证这个法门……,我们不管出家、在家,学佛的弟子们在家也一样,七众的弟子就要晓得“证成道理”,修法怎么能证得佛果。所以,第一个需要“寻思三量”,现量、比量、圣教量。圣教量,我们现在研究《瑜伽师地论》,是什么人讲的?弥勒菩萨讲,弥勒菩萨的圣教量,圣人所教的,他修成功了,教我们如此如此。所以我们一切的修法,自己要研究是不是真正合于圣教量。

第二是比量,当然,我们自己现在在推测这个道理:啊,这个修法应该是对的,非常对,因为圣教量佛经《维摩诘经》已经出来这个道理。啊,我懂了!你懂了的还是比量境。

然后要成就到现证量,现量,完全证到这个境界,这是三量。三量就是圣教量、比量、现量。当然,平常呢,不用圣教量,是非量,乱想的幻想是非量。

所以,我们一切修行人,“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我这样做这一件事情,这样参这个道理、这个修法,“为有圣教不”,是不是合于经典、佛的了义教或者不了义教?“为现证可得不”,是不是研究彻底了,我现在求证可以成功吗?“为应比度不”,或者,我现在讲的还是思想、还是妄想,都是比量境界,那就用不着去修它。这个叫“证成道理”。也就是自证分,必须要知道的。

“法尔”,这是佛学创造的名词。就是如果用自然,怕同印度的“自然外道”观念搞不清楚。实际上,什么叫做“法尔”,法尔就是自然、现成的,(同学:本来如此。)本来如此,如此本来,这是“法尔道理”。

“由法尔道理,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 什么叫“法尔道理”?这就更高也更难,其实也是每个人学佛的第一步。“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晓得佛经所讲的一切法门,为什么他要那么讲,佛那么讲佛法,诸佛菩萨都那么说。他建立这个思想的系统、言论的系统、说法的系统,“如实诸法成立”的“法性”。换句话,这个地方的“法尔如此”即所谓《华严经》讲的信,你没办法证到,只有信就是了。

“难思法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成佛?执着,佛说的,妄念执着,都是佛说的。既然晓得是妄念,为什么还去妄念它呢?明知道除不了,那么妄念该不该除?妄念又是个什么东西?就要寻思观察了。所以到最后,一切众生本来如此,法尔而然,随时反省“难思法性,安住法性”,最后证得菩提,还我本来面目,安住在法性中。这三种,“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要绝对信,因为自己无法证得以前,要绝对信,一信就进来了,学佛很简单。大家都是自己被对于自己的疑、不信挡住,一信就进来,就晓得不应该思议,不应该分别。

“如是名为寻思于理。如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及前三门毗钵舍那”,三门六事,记得啊。

“略摄一切毗钵舍。” 就包括了一切的观法,最后的结论。

“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觉。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寻思义故起语义觉。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 佛者觉悟,这六事是依三种觉悟的情形建立,所以成立了这个理论系统。

“何等三觉?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 什么叫“语义觉”?理论性的。一切众生没有成佛,你要指导他成佛,必须要讲,讲给他听。一讲,言语一发生就有文字;有言语、有文字就要合逻辑,所以要“语义觉”。因为“语义”,一切众生都是听佛说的话就开悟了,或者听善知识说法开悟了,这个开悟了是“语义觉”。

“寻思义故,起语义觉。” 思想必须由文字语义来表达。

“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 你仔细研究这个“事”以及“自相”,就会因事与自相而起“事边际觉”。

“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 最后证得“如实觉”,本来的这个现境。

“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真修行的人,“瑜伽师”等,只有凭你平常佛学的经验,所知的境界,以及你所懂的佛法的道理,乃至你事实上所知道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这两句玄奘法师翻译的,哪里来的?中国儒家来的,孔子的话,在《中庸》上说“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所以后来孟子讲“尽心知性”,所以孟子有《尽心篇》。可是,孔子、孟子提出这个名词时,佛法还没有来。

所以尽性以后,人性把它悟到了,物性也悟到了,宇宙万物一切都“如所有性”,最后住在如来境界,法尔如此,“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所以禅宗告诉你,老鸹身上黑的,白马身上白的,这是什么道理?“如所有性”,法尔如此,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

下课就是下课,不要挨饿了,也不要起立了,也不要敬礼了,我要抽烟了,免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