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第49章 夜来千诗由病禅


如观音言。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观音菩萨报告他当年修持的经验是走这个路线进来的。“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是返回来听自己念佛的音声。且一边参究,这是思,昼夜二六时中如此修去,这是修,就这样进入了最高定慧等持的三昧境界。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比如,修念佛法门的人,每一字、每一句自己都听得清清楚楚;乃至不出声地念,自己回转来听意识境界念佛的音声,一字不漏都听得清清楚楚。如此持续下去念一百句、一千句都一直不乱,就差不多要“入流”了,进入法性之流,顺流而去。久而久之就“亡所”,外界的音声听不见了乃至念佛的音声也没有了,自己就安住在那个境界上,这个就是“入流亡所”。

因此,修净土法门的道友也应该这样走才比较确实,你心中在念佛,一直回转来听听听,自然不听外界的音声,即使外面有人骂你,你也不理他,慢慢地就听不见了,只有心中这个念佛的声音;或者是听外界的音声来修也可以,古人喜欢在水边林下修道,依我的经验,在松树林最好,风一吹那个声音特别美,你慢慢地听听听就入流了,接着就可“亡所”。由此自然就可进入到下个境界。

如果说这个境界你无法保任,又迷糊了,那又变成凡夫了。好比天天求黄金,有一天黄金到手了偏偏又把它搞丢,那有什么办法呢?因此,你依旧照着原先用功的方法用功下去,若干时或是刹那间“所入既寂”,那个时候我们修持的境界会更进一步地深入到寂灭的状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到了这时候外界的一切音声都了然清楚,但对你毫无妨碍。此心如如不动、生而不生,一切都清楚,那怕是风吹草动,甚至此时,有一只蚂蚁爬过,你也能听到。因此,当年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时“闻蚁斗如雷鸣”,听到了蚂蚁在地上打架的声音,就象我们听到的打雷声一样大。修到这个程度时动相、静相都了然,如果不了然就不算数,这个了是明明了了之了。在这个时候你想找妄念也找不到,所以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个样子到家了没有?还没有。“如是渐增”,再求进步。“闻所闻尽”,能闻与所闻都没有了。“尽闻不住”,什么都听不见,连听不见的也听不见;一切听见、听不见及动静了然的那个境界也不住。就如《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有那么好的境也不住、不理,顺其自然。

接下来的就不是由音声来的闻;而是知了觉性的觉,禅宗的说法就是悟了。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开悟了,那个“”就变成耽误的“”。“觉所觉空”,悟到了觉性,能觉的与所觉的也空了。“空觉极圆”,空了以后有空的境界,空与悟境都不住,悟了以后当然是空,真空了以后自然就悟,无论是空也好,悟也好,都不住,这个时候就圆融了。“空所空灭”,所以能空与所空都没有了,谈不上空不空。因为空而自性自然起妙有,因此能空与所空都灭了。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一切生灭轮回也自然地解脱。此时寂灭的自性现前,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寂灭自性中。观音菩萨把修持的功夫境界都切切实实的告诉了我们。如果我们还不懂那就只好慢慢地持诵观音菩萨的圣号,求他老人家的加被。不要认为这是迷信,因为你虔诚持诵佛号的关系,使得你的心与菩萨的心越来越接近而相应,他一定会来度你。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忽然”即顿悟了道理,突然之间你自己悟了,不但跳脱了世间也跳脱了出世间,无所谓在家或出家。“十方圆明”,在这个时候也无所谓空间及时间的观念,圆满清净,在一片的智慧光明中。“获二殊胜”,获得两种特殊的、讲不出来的好处。

是哪两种好处呢?“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修持到了这个境界依禅宗祖师的说法是,与三世十方一切佛同一鼻孔出气,即你已修证到了佛果与诸佛合流了。合什么流呢?慈力,即法界慈悲的心愿;就象观音菩萨一样对一切众生无比地慈爱。慈下面还有一个力,有这个力量;我们凡夫发慈悲心没有这个力量,心力发不出来。修持到家的人,那个力量发出来有影响力,他坐在那里无形中就把你给影响了,可以使你的心念都平静下来。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有人开悟了,到了这个境界,心里有无比的悲心自然流露,惭悔自己以前为何如此愚蠢。再看看一切众生都是在解脱的境界里自找烦恼,真是好可怜!因此,与未成就的众生同一悲仰,这里不用悲力而用悲仰,意指仰慕悟道的人是多么解脱、平静,而发出了无比的悲感。

离妄法眼净

是以初从闻性入时。先亡动静声尘之境。次亡能闻所闻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无心境。及能觉所觉之智。则觉智俱空。此空亦空。方成圆觉。故云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始尽生灭之原。到寂灭本妙觉心之地。

到这里又是永明寿禅师所下的结论:“是以初从闻性入时,先亡动静声尘之境,次亡能闻所闻之心。

从闻性进入的“观音Fa门”,第一步先亡去动相、静相的声尘境界。第二步再亡能闻及所闻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无心境”,“”,此心念的体相,“”是外面空的境界,“俱亡”,都没有了。但是他不住在无心的境界。所以古人说:“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一重关。”若到了无心境界便要当做是道,将来会变成白痴。“及能觉所觉之智”,翻过了无心境界,你的智慧会突然开发,即使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也会变成什么都懂。

例如,《憨山大师的年谱》记载他年轻时修行经验,在他用功的过程中,有一天夜里,突然文字智慧的境界打开了,就在半夜之间毫无思考地写下一千首好诗,想停却停不下来,此时才知道是禅病来了(楞严经里的五十种阴魔都是禅病)。

他回想起曾经参访过一位老前辈谈到禅病的问题,那位老前辈告诉他,得了禅病只有靠睡才能治好;睡不着就得靠喝酒把自己醉倒大睡一番。后来他老人家大睡一觉才把它给脱开。所以修道用功到这里,智慧爆发开来无所不通,有时候好象整个地球都被你看透了,好是好,但若著了相就会落入魔障。所以永明寿禅师告诉你“则觉智俱空”,连悟道的智慧境界都要空掉。“此空亦空”,连这个空的境界也要丢掉。“方成圆觉”,才能到达圆满觉性的境界。

故云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始尽生灭之原”,到了这个时候才不起生灭心,所以大家在问:如何才能不妄想?你若修到这个时候自然没有妄想,生灭心不动了。生灭心不动了,不是什么事都不知道,而是什么事都更清楚。什么是我们心理现状的生灭心?我们众生为一片无明所障盖,犹如身处黑暗。我们修行用功的人就仿佛拿了一把手电筒在找,有时候好境界来了,亮了一下境界又掉了,那是因为电池用干了嘛!这就是生生灭灭的状态,当然不是圆觉。

无生灭是什么?就好比阳光出现普照大地一样,即使你不用力,也是无所不照。因此,这个时候你不起生灭心的作用,但是天地万物你无所不知、无所不照。“到寂灭本妙觉心之地”,这是菩萨成道的境界,在这个时候寂灭自性现前,到了本性妙不可思议的觉心地位。这是永明寿禅师所加上的结论。

如起信论云。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谢。识想消而尘垢沉。则法眼应时清明。常光了然顿现。见闻本性既尔。诸根所现亦然。

下面他又引用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来说明这个道理。“如起信论云: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这句话的意思,即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谢,识想消而尘垢沉,则法眼应时清明,常光了圆顿现。”妄念空了以后六根与外尘自然清净了,自然对境心不起,业识所造的妄想消灭了,则身心内外的尘垢都会消失,择法眼立刻就清楚了,这个时候智慧之光顿现,不加任何力量豁然开朗。“见闻本性既尔,诸根所现亦然。”话说回来,这段话是说明观音菩萨从耳根为工具听声音入手修行,返回到闻性的结果。其实不只是“观音Fa门”,用任何一根来修行,如眼根或是鼻根呼吸来修止观,最后到达的境界都是一样的。

眼前三千界 犹如一夜梦

故经云。六自在王。常清净故。又首楞严经偈云。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级。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但以未觉悟前,于染净中有一毫见闻取舍之处。皆在三界无明长夜生死梦中。才得见性。便同觉后。自觉觉他。故名为佛。

故经云:六自在王常清净故”,我们凡夫六根被外尘牵着鼻子走不能称为自在王,要六根都清净了才能自在。因此《心经》一开始就是观自在三个字,要我们回头来找自己的那个东西得到自在,六根都非常自在自然在清净中。“又楞严经偈云: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楞严经》上也说,一根修成功了,六根同转自然就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这个时候眼睛所看到、耳朵能听到的作用,犹如清净目性的澄清虚空中所起的象一层薄膜一样的幻翳。看欲界、色界、无色界就象虚空中的花朵一样虚无缥缈。

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返闻闻目性,本性找到了,那一层薄膜的障碍就没有了。一切外境的六根、六尘消失了,本觉自性圆满清净、真正的净土现前。“净极光通达,寂照合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真正悟了由自性的定.不用到西方,西方净土就现在眼前。这个时候净极的心光通达了,寂照遍合虚空,三千人于世界如在目前,再回转来看的一切就好象是梦境一样。

但以未觉悟前,于染净中有一毫见闻取舍之处,皆在三界无明长夜生死梦中。”这个梦和上一个梦不同,这几句话是永明寿禅师加的,他说一般人在未悟道以前,自以为的净不是真净,因此染净二法都是染污。假如有一毫的分别这是染法、这是净法而有取舍,老实讲都还在三界无明中,在长夜生死的大梦当中。

才得见性便同觉后,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反过来说,假如从人生的大梦中觉醒成佛了,还是在做梦,这个梦是瞪起眼睛故意做得梦,这是佛梦。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只要你能见性,心光显现时即同请佛。虽然尚未达到古佛的程度,但是这一见性和古佛成佛的第一步完全相同。这时菩萨发心了,自觉以后觉他,弘法利生,这个样子就叫做佛。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处。随处得入。非独见闻。或意消香界而入圆通。或心开尘境而证法忍。或入水观而达性。或审风力而悟宗。或刺足疼痛而纯觉遗身。或了心无际而入佛知见。或观暖触而成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当此大悟之时。终不见有一境可生。一言可执。

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处,随处得入,非独见闻。

这是永明寿禅师对《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法门的归纳。再说此心之性遍一切处,随处得入,不是只有在眼睛或耳朵上玩。“或意消香界而入圆通”。如,香严菩萨闻到沉水香味就开悟。“或心开尘境而证法忍”,有的只在思想念头上观心,心一打开也到达这个境界。“或入水观而达性”,有的则修水观而悟道。“或审风力而悟宗”,有些是听呼吸修止观,呼吸是依风大而修也可悟道。

或刺足疼痛而纯觉遍身”,有的因为光着脚走路被刺流血,痛的要命!他想痛因哪里来?脚痛?大脑痛?还是心在痛?就这样一参悟道了,疼痛不见了,身体也没有了。“或了心无际而入佛知见”,直接由观心法门,了解心是本空的也可以悟入。“或观暖触而成火光三昧”,有一位火头金刚修气脉而觉得全身发暖,得暖相而后进入火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有些菩萨就走弘法利生的路子,为人解说佛理的同时,自己也悟道了。

当此大悟之时,终不见有一境可生、一言可执。”开悟的时候没有一个境界可谈,若有一个境界早被这个境界束缚而耽误了,也不再执著任何经典的一言一句。

例如:云门祖师开悟了以后,把八十八佛的名字都贴在裤头上,表示都不需要了。可是别人跟他学,云门祖师吓死了!有人看到云门祖师可以把诸佛的名字贴在裤头上,他也想学学开悟人的样子,于是把诸佛的名字也贴在裤头上,结果全身都烂了。云门祖师把诸佛的名字贴在裤头上是恭敬及无上的慈悲,告诉我们修到这个时候就无一境可生、无一言可执,你没有到这个境界而学这种狂态,果报就立刻呈现。

今只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假以言说指归自心,从此一向内观。舍诠究理。斯则岂不是因言悟道。籍教明宗。为此之人。不无利益。遂使初心学者。信有所归。便能息外驰求。回光反照。顿见自己。了了明心。如正饮醍醐。亲开宝藏。方悟随言之失。深惭背己之愆。

永明寿禅师写这部大作是在宋朝,当时全国都笼罩在学佛的气氛之下,佛学是那么兴盛然而修行求证却慢慢衰落,他看到佛法的机运下去了,所以作了这部书。“今只为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一般人只知道研究佛学跟着文字在转而不懂得修证。“假以言说指归自心”,你们念了佛学以为自己通道理,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方法就是把佛经上有关修证道理的要点抓出来,使大家能回转来求证。“从此一向内观”,你懂了佛法的文字、学问好有什么用?学问好了以后要把学问吃进去,向内去观心。“舍诠究理”,抛弃了理解,参究真理的境界。“斯则岂不是因言悟道,藉教明宗”,所以我写这部书的目的是藉此懂得佛经的理,你来求证而有所悟人,真正懂得佛法的宗旨。“为此之人不无利益”,我作这本书就是没有悟的人看了也会得到利益哟!“遂使初心学者信有所归”,初学的人看了将来会成就。“便能息外驰求,回光反照”,能放弃向外追求稀奇古怪的心理,不会让你精神的光明向外浪费而走上真正用功的路。“顿见自己。了了明心”,立刻可以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如正饮醍醐,亲开宝藏,方悟随言之失,深惭背己之愆”,读了这本书好象是喝了无上的醍醐妙品,打开了佛法全部的宝藏。那个时候才知道跟着佛法的文字跑,而不知修证返回自己的本地风光是错误的。

故阿难等。因世尊开示自性之后。发自庆言。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故能不动尘劳。现身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议之力。为是广大无边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语为证。云何反有背己之言论文之诮乎。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

故阿难等,因世尊开示自性之后,发自庆言”,阿难因为佛给他讲了这个法门以后很高兴,就说了一个偈子来说明《楞严经》的伟大。“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使我无始劫来颠倒妄想的观念没有了,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就可悟道而获得法身。

故能不动尘劳现身成佛”,懂了这个法以后,不论在家或出家就是在尘劳烦恼中也可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议之力”,永明寿禅师此时语重心长地说,佛经祖师的话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大家为什么不看佛经。

为是广大无边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语为证”,因为佛经有如此广大无边的法利,所以我具体地把佛经里有关修证的部分整个给抽出来。“云何反有背己之言、论文之诮乎”,结果你们还讥笑我,说我不懂还当文钞公抄了一大堆。“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不管是讲经的法师、讲戒的律师或是打坐的禅师,如果没有真正地用功就有十种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