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111. 黄河决口暂挡日军(3)


拂晓,蒋在珍在花园口设立指挥部,架设专线与商震联系,随后传令破土。由他选定的八百名精壮士兵,编为五个组作业,每两小时一轮换。每个组又分作两班,分工挖掘与搬运。

由于分工得当,进展很快。夜幕降临时,四辆军用大卡车开来,用车前灯照明,不停挖掘。

破土时,蒋在珍下令将决口上方加宽到五十米,既可预防赵口塌方再现,又可拉出斜面,形成便于站立作业的阶梯,随时增加挖掘人手。不论白天黑夜,师部长官轮班在工地上巡视,严加督促,官兵不敢怠延。魏汝霖赶来花园口督察,告诉蒋在珍:“新郑已发现日军便衣,集团军司令部已迁往巩县,委员长再三催问,命令尽快决堤。”

蒋在珍看看表,说:“争取提前在9日午时放水。”他调来两个营增援,改为两个班轮流作业。又把战地服务团召来慰问演出。

忽然,一阵“嗡嗡”声传来,两架日机从北方飞来,在花园口上空盘旋,害怕高射炮射击,不敢低飞。蒋在珍没有躲避,官兵仍奋力挖掘。日机在附近村庄投下几颗炸弹,便飞走了。

9日一大早,魏汝霖又来花园口,登高大喊:“我已把弟兄们挖堤的情况向统帅部报告,统帅部在电话机旁等着消息。程长官要我告诉弟兄们,如能在今天12点以前放水,奖励法币三千元。”

官兵们快挖快跑快运,气氛紧张。挖到基石了,蒋在珍命令工兵连运来填塞炸药的大缸,划定爆破点。随后,只听得连声巨响,硝烟和碎石齐飞。一个多小时后,炸起的碎石清理完毕,只剩下一米多厚的堤坎,阻挡河水流出。

终于,上宽五十米、下宽五米的缺口挖成了。放水前,蒋在珍将部队撤到安全地带。9点整,实施最后决口,军士划船到堤坎旁,将坎挖开。顿时,黄水汹涌而出,激流把堤坎冲垮,水势更加激烈。

蒋在珍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指挥部,向商震报告。他要求商震调来炮兵,对准已挖薄的堤岸,平射轰击,连开六七十炮,缺口迅速扩大了七八米,河水排山倒海地咆哮直下!

望着堤内外汪洋中茅舍漂流,牲畜扑腾,蒋在珍慨然叹道:“是功是过,让后人评说吧。”

“师长,你的电话。”参谋处长把听筒交给蒋在珍。

商震把蒋在珍赞扬了几句,接着说:“派人把龙王庙和附近的房屋、大树炸倒一些。”

蒋在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是为什么?”

“这是命令,必须执行。”商震紧接着说,“你直接向军事委员会发一份电报,就说6月9日,大批日军飞机轰炸花园口黄河堤岸。”

“卑职明白。”蒋在珍这才恍然大悟。

6月12日,汉口出版的《大公报》和《申报》等大小报纸,纷纷刊出骇人听闻的中央社郑州电讯:

敌军于9日猛攻中牟附近我军阵地时,因我军左翼依据黄河坚强抵抗,敌遂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将该处黄河堤垣轰毁一段,致成决口。水势泛滥,形势严重。黄河南岸大堤被暴敌决口后,滔滔黄水由中牟、白沙间向东南泛滥,水势所至,庐舍荡然,罹难民众,不知凡几。故此种惨无人道之暴举,既不能消灭我抗战力量,且更增加我杀敌之决心。

第二天,中央社又发电讯:

敌机三十余架,12日晨飞黄河南岸赵口一带,大肆轰炸,共投炸弹数十枚,炸毁村庄数座。更在黄河决口处扩大轰炸,至水势愈猛,无法挽救。

日机炸毁黄河堤岸的消息,通过通讯工具,飞传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地无分南北东西,举国同愤,国际社会也在严重关注。日本政府立即做出反响,电台和报纸同一口径,矢口否认此事,声称是中方嫁祸于日本。

13日,陈诚在汉口举行中外记者招持会,通报了日机轰炸花园口河堤经过。美联社记者问道:“日本方面声称,决口是中国政府自己炮制的恶作剧,对此,部长先生有何评论?”

“无耻之尤”陈诚正颜厉色说道,“日寇惯用欺骗宣传,他不但不知悔忏,反而血口喷人,把毁堤罪行移解到我们身上,令人愤慨之至!此种诬报,毋庸辩驳,相信并且希望,是绝对不会淆惑世界公正人士视听的。”

“对已决堤口,中国政府是否准备堵塞?”法新社记者提问。

“据前线消息,由于上游连日大雨,黄河暴涨,加之日机在决口处扩大轰炸,致决口愈大,水势愈猛,一时无法挽救。”陈诚的语调变得低沉,“我战区居民被淹者日多一日,无家可归,在死亡线上挣扎,政府岂能撒手不管?政府将不惜代价,尽早堵塞决口,以减少战区居民痛苦,此刻,前线将士正着手进行。”

《申报》记者问:“报载郑州附近已聚集数万灾民,衣食皆无,情况堪怜,政府有否救援措施?”

陈诚答道:“行政院、中央赈灾会于施以急救的同时,正在制定更有力之方略,日内即有行动。”

“日军决堤,最受其害者,为我战区居民。但也有国外军事专家评论,由于大水泛滥,日军也必遭严重损失,于中国可谓因祸得福,陈部长的看法呢?”发问的是香港《南华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