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身边工作20年》第16章


毛泽东让胡乔木就如何应对所谓的斯大林主义撰写提纲,毛看完后说,乔木的提纲使我的想法进了一步,文章可以写得更富有理论色彩1956年11月下旬开始,毛泽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分析形势。

与会者从匈牙利事件到英法侵略埃及,从东欧党到西欧党,从铁托到杜勒斯,认真研究对各种现象和观点如何回答。会议每天华灯初上时开始,一直开到旭日东升。

毛泽东思路清晰。他深知,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所谓的“斯大林主义”。

毛说,所谓的斯大林主义,无非是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所谓斯大林主义分子,也无非是指赞同斯大林的人。那么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怎样?我们认为斯大林的思想和观点基本上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虽然其中有些错误,但主要方面是正确的。斯大林的错误是次要的。因此,所谓斯大林主义,基本上是正确的;所谓斯大林主义分子,基本上也是正确的,他们是有缺点有错误的共产党人,是犯错误的好人。必须把铁托的观点彻底驳倒,否则共产主义队伍就要分裂,自家人打自家人。

毛坚定地说,斯大林主义非保持不可,纠正了它的缺点和错误,就是好东西。这把刀子不能丢。接着,毛泽东用深沉的语调说了一段话。

毛泽东交代胡乔木起草一个提纲送给他看看。胡乔木赶回家时,太阳已经升起。他眯了一小会儿,就赶忙起来,坐到办公桌边。跟随毛泽东已十多年,胡乔木知道,毛要的东西,大多是不过夜的。到晚上,胡乔木就将提纲送到丰泽园。毛泽东迅速地看完提纲,陷入沉思。

胡的提纲显然给毛以很大启发。在3天后的政治局常委会上,一上来毛泽东就系统地提出关于文章的设想。他说,文章的题目就叫《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作为《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续篇,以示我们观点是一贯的。乔木的提纲使我的想法进了一步,文章可以写得更富有理论色彩,但是政论形式不要变。

关于文章基本思路,毛谈了6点看法:第一,要讲世界革命的基本规律、共同道路。十月革命的基本规律和各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第二,讲清楚究竟什么是“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分子”。应当明确指出,斯大林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谓非斯大林主义化,就是修正主义。

第三,沙文主义,大国有,小国也有。要讲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第四,要区别敌我矛盾和我们内部是非两者的不同,先要分清敌我,然后在自己内部分清是非。

第五,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修正主义。我们党一贯反对教条主义,同时也反对修正主义。苏共反斯大林的某些观点和做法,助长了国际范围内修正主义的泛滥。

第六,从团结讲起,并以团结结束。

关于写法,毛说,整篇文章要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我们批评要内外有别,同时要合乎实际,有分析,还要留有余地。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方法。对斯大林和铁托都应如此,以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

会议结束时,毛要胡乔木和吴冷西执笔写这篇文章,同时吩咐田家英予以配合。12月12日前拿出初稿。

胡、田、吴迅速分工,各写一部分。然后由胡乔木通改一遍。12月11日印出了初稿。

13日下午,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初稿。提的意见不少,主要是有关斯大林正面评价方面。毛要胡、田、吴回去以后,抓紧时间,尽快拿出修改稿。19、20日两天的下午和晚上,毛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修改稿。由于文章比较成熟,因此大家所提意见也比较具体。

毛特别指出,对斯大林要作认真分析,先讲他的正确方面,不能抹煞;再讲他的错误,必须纠正;然后讲实事求是,不能全盘否定。这叫“三娘教子”。

毛最后语重心长地说,赫鲁晓夫一棍子把斯大林打死,结果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帝国主义乘机打他一棍,无产阶级又从另一边打他一棍子,还有铁托和陶里亚蒂从中间打他一棍。斯大林这把刀子,赫鲁晓夫丢了,别人就捡起来打他,闹得四面楚歌。我们现在写这篇文章,是为他解围,方法是把斯大林这把刀子捡起来,给帝国主义一刀、修正主义一刀,因为这把刀子虽然有缺口,但基本上还是锋利的。

乔木根据会上意见,精心地设计了修改方案,先由各自分工修改,然后由自己通改。

22、23日,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对最后修改稿进行讨论。在大家发言以后,毛着重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由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苏波关系和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二是我们要为苏联两个阶段的历史辩护,不仅要维护苏联革命阶段的伟绩,还要维护苏联建设阶段的伟绩。

政治局会议原则上通过了这篇文章,提议经过修改后由常委会最后审定。文章的题目,也最后确定,就叫《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在会上交代,文章无论如何要在年内发表,今年事今年了。

会议一结束,田、吴两人索性来到胡乔木家中,3人边读边讨论,逐段修改。一天一夜下来,3人基本上没有合眼,总算拿出了修改稿,及时送到毛那里。

27日下午,毛再次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新的修改稿。这次讨论,基本上是文字性的。毛随即要求胡、田、吴马上修改,修改一段,送给他一段,晚上定稿,明天见报。就这样,3人到中南海食堂吃了饭,来到毛泽东住所后面的居仁堂,开始工作。胡、吴两人修改,改出一段,由田送给毛一段;毛等候在卧室,稿件随到随看随定稿。一个通宵过去了,胡、田、吴3人一起来到毛的卧室,将最后几段送来。毛只改动了几个字,要人通知负责编译的人,中文已定稿,译文也可定稿。他同时决定,新华社于28日晚发稿,中英文广播也同时播出,《人民日报》29日见报。

文章发表后,产生了巨大反响。文章无疑载入中苏两党第一次正面交锋的历史档案,胡乔木也因主持撰写和修改那篇文章而被认为达到理论修养的最高境界。

但是胡乔木清楚,事情远没有完。毛泽东在讨论文章的最后一次常委会上就说过,围绕斯大林问题的争论还没有完,估计本世纪内、甚至21世纪还有争论,因为这是关系到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问题,我们要准备长期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