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略》2.9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


《史记》中记载了一则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参赛的马和对手参赛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然而,田忌的上中下等马均比对手的上中下等马略逊一筹。如果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田忌没有赢的可能。这时,孙膑提出了谋略,让田忌用自己的下、上、中三等马分别和对手的上、中、下三等马比赛,结果三局两胜,田忌赢了这场比赛。

这是一个常被津津乐道的故事。孙膑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运用谋略,调整力量,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帮了田忌的大忙。

战争当然比赛马残酷得多,但如何用兵,也存在避实击虚的问题,孙膑是个军事家,他把战争的规律用在赛马上,岂有不赢之理?

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这是战争的一般规律。再强大的敌人,也有虚弱的地方,善于发现弱敌和强敌之弱点,对于弱者来说,是以弱胜强的唯一可行的办法。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战略防御阶段,在日军进攻最猖獗的时候,八路军、新四军避其锐气,坚持敌后游击战。如果执意与日军精锐部队硬拼,无异于拿着鸡蛋往石头上撞。但是,日军豢养起来的伪军,多系乌合之众,装备差,战斗力弱,比较好打。因此,毛泽东制定的方针是:第一,集中兵力打伪军;第二,打分散孤立和运动中的日军。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伪军被一批一批地消灭了,日军也就孤立了,其战斗力也就削弱了,因而就不再那么强大。山东滨海地区就是用这个办法,从1942 年到1944 年,连续攻克郯城、赣榆、莒县诸城,消灭和争取伪军起义一共三个旅。日军那边少了三个旅,我们则新建了三个独立旅,使滨海、鲁中、鲁南、胶东四个战略区连成一片,抗日战场出现了新局面。

解放战争时期的宿壮战役也是个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好战例。

1946 年12 月,国民党军集中25 个半旅,兵分四路,从东台、淮阴、宿迁和峰县向我进犯,企图占领苏北,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敌军来势汹汹,单从兵力对比来看,敌军显然是强者。但它也有弱点,其最大的弱点是进攻正面过宽,各路间隙太大,很难互相策应、支持,战役上协同配合不力。这一弱点,有利于我军在内线实行机动作战,有利于我各个歼灭敌人。

歼哪一路好呢?拣弱的先打,哪一路较弱就先打哪一路。经过分析认为:从宿迁进攻沐阳、新安镇的这一路,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辖整编师第十一师和第六十九师。和其他几路相比,这一路比较好打。而这一路中,十一师是强者,是蒋军的“五大主力”之一,但另一路第六十九师突出冒进,所辖三个半旅也是拼凑起来的“插花”班子,战斗力不强,内部矛盾亦多。该师师长戴之奇是特务出身,虽属反共死硬分子,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在战役部署上,他的三个旅东西一线展开,师部只带一个团,位于最右翼,翼侧暴露,便于我南北对进,首先从敌之左翼打开缺口,尔后实行两面夹击。经过战役合围和战术分割,使敌首尾不能相顾,无法互相支援。

所以,陈毅、栗裕决定集中兵力打戴之奇的整编六十九师。可想而知,结果在宿北全歼戴的六十九师三个半旅共约两千余人。戴之奇无路可走,自杀身亡。

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拣弱的先打无异于变整体弱势为局部强势,变战略防御为战役战斗的局部反攻。我兵力整体来说与敌相差甚远,但集中力量对付一部弱敌,就显得绰绰有余。把弱敌消灭了,强敌必将受到威慑和削弱,就比较容易对付了。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这一谋略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奥之处,关键在于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区别出强弱之敌,不要平均对待,而应把重点放在弱敌一方,集中力量消灭它,只以一部兵力牵制敌人主力。最忌普遍应付来犯之敌,分散兵力,使本来就弱的兵力更加削弱。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不仅适用于敌强我弱的情况,就是在敌我力量相当,甚至是敌弱我强的情况下也不能忽视这个原则。否则就会被弱敌钻空子,丧失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