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夜的毛泽东》第三部分 毛泽东返井冈山


1965年5月21日,正当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的勤政殿里主持召开援越会议时,毛泽东已经在江西省委、湖南省委和井冈山市委、永新以及莲花、遂川和宁冈、吉安、酃县县委诸同志的陪同和迎候下,来到了他阔别已经达36年之久的革命圣地井冈山。

一听说毛主席回来了,井冈山的人民群众沸腾了;尤其是茅坪、茨坪、大龙寨和黄洋界的人们更是欢喜、高兴得不得了,大家纷纷奔走相告:“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又回到咱们井冈山来了!”

一踏上井冈山的红土地,望着依然是满山遍野盛开着的杜鹃花,毛泽东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汪东兴和吴连登等人紧紧跟随着毛泽东,陪伴他走过每一处山间故地,而每一处故地都能引起毛泽东许多回忆、每一处都是他深深追思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们纷纷前呼后拥地簇拥着他,众多的男女老少高兴地喊着、笑着、欢呼着,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盛情地迎接着毛泽东。无数的小孩子根本就没有见过毛泽东,就连三四十岁的人们也很少有人真正见到过毛泽东;但他们还是从心底里感到毛泽东就是他们这里的人,毛泽东和他们心连着心……

巍巍井冈,山高林密,竹繁花盛,树茂草深;一处处涧水像往常一样在万绿丛中潺潺地流淌着,更有莺歌燕舞,令重返井冈山的毛泽东思绪万千、感慨万千。当天,毛泽东住在了他当年曾经多次到过的茶陵。

这时候,安装在茶陵县委办公楼顶上的高音喇叭里,正播放着激动人心的歌曲: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从无到有靠谁人?
伟大的共产党,
伟大的毛泽东!
伟大的毛泽东!

……

第二天,毛泽东乘坐着由赵毅雍驾驶的吉姆牌轿车,从茶陵出发,绕道江西永新至宁冈。毛泽东从车内向外望去,但见群峰叠翠,满目葱郁;毛泽东深知,这里就是他领导开辟的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啊!

银灰色的苏制吉姆牌汽车和司机赵毅雍都是由湖南省委派出的。吉姆车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会见老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和干部

驶进了茅坪的八角楼大院。汪东兴等警卫人员都提前下了车,当赵毅雍也想停车时,却被毛泽东制止了;赵毅雍见机行事,驾车在场坪上围着八角楼绕了一个大圈。毛泽东隔着车窗玻璃深情地向外张望着,随后指示赵毅雍驾车离开……

毛主席这是要到哪儿去呀?汪东兴等人立刻奔上了各自的汽车,紧随而去。在汪东兴和其他警卫人员的侍卫下,毛泽东乘坐着吉姆车驶上了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这里,是他曾经亲自指挥过激烈战斗的地方。遥想当年: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黄洋界口,毛泽东下车休息,并与随行人员合影留念……

临近中午,毛泽东住进了茨坪宾馆一楼的115号房间;在房间内,宾馆的工作人员请毛泽东在一张宽大的沙发上坐下来,稍事休息。毛泽东环视四周,脸上流露着喜悦的神色,连连夸赞说:“这可和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上山一千多里路走了半个月,这次坐汽车两天就到,还是机械化好……”

就在毛泽东休息时,汪东兴去查看宾馆为毛泽东准备的饭菜;这一看不要紧,汪东兴大为摇头。原来,宾馆人员觉得毛泽东一路来到井冈山太辛苦、太劳累了,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及茅台酒、香烟、苹果;汪东兴深知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更知道毛泽东的脾气,立刻吩咐工作人员将烟、酒、苹果和鸡、鸭、鱼、肉等菜肴统统撤下去:“你们赶快将烟、酒、水果都收进去吧!”并告诉说,“首长每餐四菜一汤,每天两元五角的伙食标准……”

吃午饭时,餐桌上为毛泽东准备了4个小碟的菜、一瓷碗汤。饭后,汪东兴走进115号房间,询问毛泽东休息得如何、吃得怎么样?毛泽东说:“可以,休息也好。现在这里的气候适宜,不冷不热。”并问,“大家休息得怎么样啊?”

汪东兴回答:“都好,吃得好,住得也好……”

晚上,毛泽东向茨坪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大家的生活情况,还亲切地会见了当年的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众多的群众;座谈中,大家都说非常想念毛泽东,并说如今的生活比过去强得多了,只是农村中缺医少药,人们一旦生了病得不到及时、很好的治疗,大城市里的医院老百姓们根本去不起……

毛泽东听了这些,深感愧疚地对大家说:“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呢,主要是我,对不起乡亲们;以后,相信我们的党会认真做好农村的医疗保健工作……”

大家纷纷表示说:“我们相信,我们相信!”

几天中,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和随行的汪东兴等人一直陪伴着毛泽东;每到一地,几个人发现毛泽东手上总是拿着他那根一直舍不得丢掉的竹拐棍,几乎走遍了早年他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每到一处,又无一不引起他对过去战争岁月的无限追思。他的思绪、他的感情,一直不能自已……

一次,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张平化、刘俊秀和汪东兴等人说:“我离开这里已经38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38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很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的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他们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来看看,一别就是38年啊!”

又一次,毛泽东在山间散步,望着叠翠的青山再一次讲了起来:“井冈山是座好山哩!地形条件好,群众基础好。当年我们在井冈山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住的是破草房,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讲到这里,毛泽东突然转了脸问陪同人员,“井冈山现在还产红米么?”

在场的汪东兴清楚,毛泽东在中南海一直吃红米饭,吃红薯、芋头、玉米、马齿菜等等,可来井冈山好几天了,还没见到他吃红米饭呢!便赶紧回答说:“有,有!”并补充说,“主席,去年你吃的红米,就是从江西买回去的。”

“哦……”毛泽东不再讲话,继续散步……

第二天,毛泽东的餐桌上增添了一碗红米饭。

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的日常工作依然很忙。他叫汪东兴随时与中央政治局和周恩来保持联系,并让汪东兴转告中央和周恩来,他在井冈山的一切情况都很好,中央如有重要文件,可派飞机送南昌后转送井冈山……

5月25日,毛泽东写词一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全词上半阕既表现了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切怀念,又赞美了井冈山的崭新面貌和饱经风雨而决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吓倒的革命精神;下半阙更是表现了毛泽东永不衰竭的革命斗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并明确指出了在革命的实际斗争中要敢于藐视各种困难、树立必胜信心,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

当天晚上,毛泽东对报送来的中央常委接见军委工作会议全体同志时的指示纪要写了批语。

在茨坪的日子里,毛泽东改变了他夜间工作、上午休息的习惯,而是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散步;在满目青翠的山林中,他大步流星地走着,常常把跟随他的卫士和护士长吴旭君等人落下很远,大家都赞叹毛泽东的身体真是棒极了。有时,他会用他手上拿着的那根竹拐棍当成“开路棍”,比比划划地在前趟路,就好像是回到了38年前似的,那样生动活泼、那样豪情满怀……

一天吃午饭时,吴连登从菜中吃出了一只小虫子;为这事,饭后吴连登去找了宾馆的炊事员。炊事员是位老同志了,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毛主席,难过得直掉眼泪……

事后,吴连登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责怪说:“吃了虫子算什么?不要去找,一找人家就得挨批评;另外,你是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千万不可以盛气凌人……”

离开毛泽东后,吴连登再去找了炊事员,向炊事员讲了毛泽东说的话,竟令炊事员的眼泪滚淌得更多了;这位炊事员一边掉着眼泪,一边激动地说:“毛主席啊,您真是我们的好领袖、好当家人啊!”

在茨坪,毛泽东赶上了几场大雨。有一次大雨过后,毛泽东在汪东兴、张耀祠和几名卫士的跟随下又去竹林中散步;面对万竿蓬蓬勃勃的雨后翠竹,毛泽东像是有些陶醉了。忽然,他问卫士和跟在他身边的胡殷红:“你们哪个晓得,为什么不能在下过雨的竹林里屙屎?”

没等有人回答,他便自我哈哈笑着说:“雨后春笋节节高,形容竹子长得很快;要是在下过雨的竹林里屙屎,竹子会把你串起来呢!”

大家一听都笑了,而毛泽东的笑声最响亮、笑得也最开心……

几天下来,毛泽东深深感叹着新旧社会的巨大变化,他缅怀当年在这里的诸多往事,更深邃地思考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为此,他在临离开井冈山之际,又写了一首感情丰富、气势宏伟的长词: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5月29日,毛泽东惜别了井冈山。临行前,吴连登去到宾馆的会计室,找会计雷良钊结算毛泽东的伙食费。可雷良钊说什么也不收:“38年前,毛主席在我们这里吃红米饭、南瓜汤,为穷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故地重游,是对我们井冈山人民的最大关怀。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他老人家,仅仅严格按照你们的规定为他做点普通饭菜,也就十几块钱,叫我们怎么忍心收下?”

吴连登觉得雷良钊说得在理,但他不敢违背毛泽东的“规定”,只得再三解释:“首长和我们工作人员外出有严格的约法和开支规定,这是纪律,我必须遵守……”说着,他拿出一个小本子,给雷良钊读起了上面写的内容:

凡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代办的,必须货款两清,对方不要钱,我们就不收东西。

严格认真地执行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中五条指示,不得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私不分、铺张浪费,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

吴连登耐心对雷良钊说:“托你们为首长做饭菜,钱和粮票必须付清,请你收下吧!”

雷良钊还是不收。吴连登只得再说:“毛主席最反对搞特殊化。前几年,他身边的个别工作人员随他外出巡视时,曾向一些地方索取过东西,后来我们在中南海院内整风时对这位同志进行了批评和帮助。毛主席知道被揭露的事实后,非常气愤,不顾这个人在他身边工作多年,仍然果断决定将其调离了中南海,另行分配工作……”接下来又说,“随后,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近两万元钱,派人到各地一一退赔并道歉,以挽回造成的不良影响。你说,我能不交清钱和粮票离开井冈山吗?”

听了这些,雷良钊还能说什么呢?他只得两眼饱含着热泪,开出了两张发票:

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1965年5月29日00006482号

伙食费/7天——每天25元——合计1750元/收款人雷良钊

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1965年5月29日00006484号

首长交粮票23斤/收款人雷良钊

就要离开井冈山了。毛泽东穿着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满面红光,健步走到茨坪宾馆的餐厅大门前;这时候,等候在场坪上的人们立刻激动地欢呼起来: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

毛泽东首先接见了站在人群队伍前排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茨坪宾馆管理局的党政军干部及宁冈县委成员;接下来,他挥动着手臂、微笑着走向欢呼的群众。在人民群众中,毛泽东向大家鼓掌,红润的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

次日凌晨,毛泽东的专列到达了江西省的樟树市。

在樟树市,毛泽东再次听到了人民群众反映农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诸多实际情况……

下午,毛泽东命令停车南昌。

在南昌,面对着滚滚北去的赣江水和葱郁、苍茫的大地,毛泽东感慨有加,随题诗一首: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6月1日,毛泽东的专列驶往杭州。

在专列上,吴旭君为惯于夜间工作的毛泽东准备好了醒来后要用的洗漱用具;临近中午,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的毛泽东醒来后,见到了吴旭君为他准备好了的洗漱用具,问:“小吴啊,为什么给我用‘中华’牙膏呀?”

吴旭君近前回答说:“主席,你也该用一用好一点的牙膏了,你看你的牙齿都被烟熏黄了……”

“哦……”一向节俭的毛泽东将牙膏挤一点在牙刷上,放在鼻子下嗅一嗅,说:“这味道比盐末好闻些……”随后又说,“就要支援越南了,我们自己能省一点就尽量省一点吧!”又说,“农村的许多事情还很不尽如人意,老百姓们看病难啊……”

毛泽东说完这些话以后,才开始慢慢地刷牙;吴旭君在旁边听了、看了,不知为什么,直感到鼻子一阵阵发酸……

当天,毛泽东到达杭州;还没有走下专列,就接了周恩来打来的一个电话。周恩来先是向毛泽东汇报了印度尼西亚合作国会议长阿鲁季·卡塔威纳塔和夫人已经抵达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情况,然后又向毛泽东报告说他明天将要按计划率团出访亚洲的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的坦桑尼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等国家……

6月7日,毛泽东批示江青,请她看《山西省农民讲习所办得很好》等4份材料。

这时身在黄山的胡志明由于不惯于清静,早已经移出了环境清幽的观瀑楼,而住进了便于接触人民群众的温泉宾馆。在这里,他由于思念着祖国的一切而不甘于寂寞,便经常打一打太极拳,还不时走出去同当地的茶农们谈家常,同黄山小学的学生们一起照相留念……

这天,他散步到温泉的小卖部去,可巧在门口遇上了安徽省黄梅剧团的著名演员严凤英和她们在一起的几个人。胡志明请严凤英等人一起去到绿阴茶庄,大家在一起品茶聊天,相互间问长问短;胡志明想听一听严凤英唱的《天仙配》选段。盛情难却,严凤英和她同来的团员即席为胡志明唱了起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茅屋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

听着严凤英那充满了感情的甜润唱腔,胡志明竟动容地淌下了热泪;原因是,他早年曾经有过一位感情深厚的革命女友,不幸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从此终身未娶……

就在胡志明在黄山听严凤英唱《天仙配》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的工程兵部队奉命组成的援越一、二、三支队和两个高炮师、一个高炮加强团,已经向中越边界集结;随后,中央军委又作出决定,组建了下属四、五、六支队的援越抗美修筑公路指挥部。

6月9日,在黄山住了18天的胡志明就要离开了;一直陪同他的董必武特意作《别黄山四绝》诗以赠。其中的两首是这样写的:

美帝横行侵越南,三军十万逼凶顽。
披发缨冠将往助,哪能闲逸看青山。
胡公更是当事人,好整以暇斗强横。
既荷子肩不愿卸,定将纸虎付牺牲。

胡志明也将他写的《游黄山日记诗》回赠董必武。其中有这样一首:

董公赠我以长诗,我欲作诗奉和之。
可是抗美救国事,完全占领我心思。

看了胡志明的诗,董必武告诉他说:“告诉胡主席一个好消息,中国的援越部队奉命今天出关!”

“这就太好了!”胡志明立刻高兴起来,马上紧握了董必武的手,激动地说,“真要感谢你们!感谢毛主席,感谢中国人民……” 

风萧萧,一路征尘;
车隆隆,万众一心。

中国广西边陲重镇凭祥,是一处青山环抱、绿水围绕的秀丽之地;仅有的一条半街头绿树成荫,流经镇上的一条小河水清见底,岸边芭蕉树成林、翠竹片片。

往日,这里不太宽的街道上没有多少行人,有的只是当地身穿黑衣服出来劳作的壮族妇女,还有一些从越南过边界来购物的边民,再有就是不多见的偶尔来这里的内地人了;如今,街上行人多得不得了,且大都是外地人,更多的则是身着戎装的一群群的解放军战士们。他们是来这里集结,准备出友谊关到越南去同兄弟的越南人民一起,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

由凭祥再向西南方向18公里,在大青山和金鸡山的山口,就是巍峨耸立的友谊关了。友谊关又名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明朝初年置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才改为现在的名称友谊关。这里,高大的拱式城门上叠耸着雄伟的三层关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最高一层的城楼上迎风招展;郁郁葱葱的左岭山和金鸡山横亘在友谊关的东西两侧,树茂草盛的大青山由这里向北护卫着广西大地的锦绣山川。

此时此刻,从凭祥到友谊关的一条红色的沙石公路上,来来往往地行驶着众多的北京吉普和解放牌军用汽车;车过处,带起的风尘摇晃着路边密密丛丛的芭蕉树,同时晃动了紧靠路边的一簇簇葱葱的荔枝树和一片片郁郁的甘蔗林。随风送入人们耳中的,是几处高音喇叭里接连播放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还有一首被译成中文的越南歌曲,也时时地进行播放:

越南——中华,
山连山,江连江,
共临东海,
我们的友谊像朝阳;
共饮一江水,
早相见,晚相望,
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啊——啊——
共理想,心相连,
胜利的路上红旗扬。
啊——啊——
我们欢呼万岁
胡志明——毛泽东!

……

这首歌,体现着中越两国之间山水相依、互为唇齿的紧密关系,表达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兄弟情谊和永远友好的共同向往。

歌声传友谊,健儿待出征。

几天来,准备出关支援越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们,都一律换好了颜色介于灰绿之间的越南军服,头上戴了盔型帽;他们将自己脱下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整齐地包裹起来统一存放,一个个都写好了各自部队的番号和本人籍贯的详细地址和姓名。他们是要去同美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的,谁也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向南,是英勇战斗的越南;向北,是自己伟大的祖国!为了支援越南,战士们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就在胡志明在中国的黄山给董必武写诗的时候,第一批入越的中国部队已经做好了一切行动准备:

军车烈烈,火炮凛凛;
军威浩荡,气壮山河!

1965年6月9日晚8时30分,整装待发的援越部队车行友谊关;临出关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和军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代表中央军委和三总部,来为援越二支队第一梯队的全体将士们送行。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某基地副司令员兼工程建筑第53师师长王辉时年41岁,这次被任命为援越二支队指挥部的副主任兼参谋长;马上就要率队出关了,这时他直感到胸中的热血在冲涌,在向刘志坚和陈士榘敬礼“报告”时,竟激动得眼里含满了泪花:“报告,二支队第一梯队准备完毕,请指示!”

刘志坚紧握着王辉的手,对这位精神抖擞的战将说:“我代表中央军委和三总部,前来欢送你们,为你们壮行!你们去执行光荣的国际主义任务,援越抗美,希望你们为国争光!并预祝你们凯旋归来!”

刘志坚的话,句句落地有声。陈士榘也近前握了王辉的手:“我老了,不能随你们一道分享这个光荣;但我向你们保证,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只要你们为祖国争光,所需要的物资,我们一定送到。祝你们光荣而去,胜利而归!”

“保证完成任务,为祖国人民争光!”

出发了。军车隆隆,整齐的摩托化部队在晚霞中陆续驶出了友谊关;这一去,就同入侵越南的美帝国主义打了个天翻地覆……

消息很快报到了中央军委,罗瑞卿又分别向周恩来和毛泽东作了电话汇报。毛泽东放下电话以后,只说了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6月14日,经毛泽东亲自审阅并修改过的一篇猛烈抨击苏联新领导人的文章《把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为纪念《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发表两周年而发表编辑部社论的形式发表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赫鲁晓夫被撤职以来的苏联新领导人进行的第一次直接抨击。社论指出:苏联新领导人“的本质还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还是分裂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还是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6月16日,已经在杭州住了半个月的毛泽东在听取余秋里、谷牧关于编制“三五”计划和三线建设问题的汇报时,对他们说:

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吃、穿、用每年略有增加就好。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

当天下午,毛泽东乘专列离开杭州前往上海。

在专列的行驶途中,毛泽东向北京打去了一个专线电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苏联都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是在欧洲么!”

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观察家文章:《苏联没有资格参加亚非会议》。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约翰逊政府下令美国侵略军在南越直接参战;坚决响应并且完全支持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关于“在必要时,呼吁北方和友好国家的军队志愿进入南方以抗击美国侵略”的严正立场。同时表示:

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将在得到越南人民呼吁的时候,立刻派出志愿人员到越南去,同越南军民并肩战斗,直到把美国侵略者赶出越南。

6月19日,苏联《真理报》在它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表示,对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抨击“感到痛惜”,并呼吁国际共产主义政党“团结起来”,反对中国所说的“美国在越南的侵略”。

苏联《真理报》这样一篇社论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共产党舆论的大哗。毛泽东在上海说:“看么,这就充分暴露了苏联新修正主义者所奉行的还是旧的修正主义路线:对内镇压,对外投降……”

6月20日以后,毛泽东乘专列离开了上海。

这时祖国的江南大地一派葱茏、一派绿色。毛泽东的专列行驶在这山水互绕、绿色遮目的葱郁之中,犹如一条戏水的长龙在绿色的海洋中游泳;时而穿过翠峰叠起的绿涛,时而潜入一孔孔隧洞,在荡满了稻田和绿树的波涛中奋力前行……

车过南京,毛泽东命令临时停车;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很快上专列来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同许世友的谈话中,要他“一定要做好打仗的准备”。

毛泽东在南京只逗留了两天,然后便命令专列径直北上了……

6月26日,毛泽东让张玉凤打电话叫来了汪东兴,同汪东兴谈了经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毛泽东说:

一件事情,不能看得那么容易。有人想,“三线”建设好了再打仗。我看美帝国主义不会等你的。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等你建设起来才打?也可能建设不起来就打,也可能建设起来又不打,要有两手准备。

汪东兴离开后,毛泽东让人准备了一些鲜桃鲜杏,说是有用;然后,他提笔给章士钊写了一信:

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纳为盼!投报相反,尚乞谅解。含之同志身体如何?附此向她问好,望她努力奋斗,有所益进。

就在这一天,毛泽东极其严厉地批评了卫生部,并对全国的卫生工作发出了重要指示: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的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

现在医院那套检查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只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

脱离群众。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难深的疾病上,所谓尖端。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样防治,怎样改进治疗,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还有一件怪事,医生检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传染给别人?我看主要是怕别人传染给自己。要分别对待嘛!干什么都戴,这首先造成医生与病人间的隔阂。

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四清”到六八年就扫尾结束了,可是“四清”结束,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并没有结束啊!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