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二章 瓦岗英雄殊途同归(6)


其后,李世民攻王世充于洛阳城下,二人也相随同去。未及攻城,李世民令叔宝先去镇他们一镇。叔宝得令,跨上战马,拿起长枪,飞驰而去。到了城下,将长枪往门前一插,又转头而去。城中士兵都奇怪得不得了,有几个就来动叔宝的长枪,却不知怎么都拔不起来。这下大家都来劲了,前后叫来了数十人一起拔枪,哼哧哼哧了半天,那枪居然像钉住了一样,纹丝不动。这时叔宝又飞骑而来,在马上顺手拔起长枪,掉转马头,绝尘而去。城中士兵皆大骇,以为神人。

叔宝归来一报,大家都哈哈大笑,都说他的长枪太重,若不是他这样勇力非常的人,怎么可能拿得动,更别说舞了。咬金说:“也要谢谢你的好马呀!”

叔宝的马名叫“忽雷驳”,是难得的良驹。叔宝自己爱喝酒,也常常喂这马儿喝,奇怪的是马也喝得津津有味。这马与叔宝一样矫健异常,驮着主人还有他那长枪照样奔跑如飞,真是英雄配宝马。后来叔宝去世了,那马儿嘶鸣不已,竟然也绝食而死。

英雄的故事总是很多的。史载叔宝每回跟从李世民出征,世民看到对方营中有炫耀武功,策马来回奔驰者,就命叔宝取之。叔宝得令上马,必于万军之中刺中此人,且人马俱倒,无一次失手。世民因此更加器重叔宝,而他也常常以此为傲。

世民手下有如此多英勇善战的瓦岗大将,他的常胜将军称号怎么能没有他们的功劳呢?何况这些人不仅仅是帮世民打仗,更是在各方面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在玄武门事变之时,秦叔宝、程咬金为李世民与东宫和齐府的兵士力战,对李世民的夺权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李世民即位之后,魏徵辅佐他创造了贞观之治,成就了他一代圣君的美名;在安定边境,攻灭突厥的战争中,李世英勇无畏,屡战屡胜,帮助李世民平定了边患。这些英雄都为李世民贡献出了力量,同时也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其实,瓦岗这批山东豪杰当初选择归唐而非跟随王世充,固然是有王世充本人品格的一些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李渊父子的关陇集团背景。这点与当初他们接纳李密是一样的道理。山东豪杰中的一些人物也清楚地看出,只有联合关陇集团,才能最终取得反隋战争的胜利,建立新王朝。在时代大势中,有一些人是盲目的跟随者,他们未必不能获得善终,但终将默默无闻;而真正的英雄,却是在看清历史发展潮流后,才做出自我选择的,他们为创造功业而来,历史也以功成名就来回报他们正确的抉择。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英雄也都曾在李密帐下,为何李密最后却是与李世民完全不一样的结局?若仅仅说是李密个人的能力不够,那为何他又能得到众人的拥戴,而成为天下瞩目的人呢?原因之一是李密缺少一个重要的砝码,即在关中的支持力量不足。所以当初李密不敢入关,失去了建立稳固后方根据地的机会。正因为本身没有可靠的支持力量。李密不得不依赖山东豪杰。可李密明白双方不属于一个阵营,又不能放心大胆地去依靠他们。加上李密的猜忌之心又比李世民重,所以才会杀了翟让,令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而李世民接纳山东豪杰是在进据关中之后,一改两大集团配置中山东豪杰占优势的情况。他是立足于关陇集团去利用山东豪杰,自然更加游刃有余。另外,李世民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也有依靠力量和利用力量之别,却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他手下的山东豪杰以很大程度的信任,故人人愿为之效死力。所以说,李世民之所以成功而当初李密之所以失败,实是由于他们一个利用好了山东豪杰的力量,另一个则没有的缘故。

3、山东豪杰:锋利的双刃剑

其实李世民在处理山东豪杰问题上能比李密棋高一招,也是磨练出来的。就如同驯服一匹烈马,控制得好能日行千里,控制不好就只能是人仰马翻。

早在武德三年(620)的时候,李世民就顺利收服了山东豪杰中的一员猛将——尉迟敬德。

当时李世民和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宋金刚、尉迟敬德战于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结果宋金刚大败,逃归突厥去了,而尉迟敬德则率兵来降。李世民听到尉迟敬德来投降,那可真是高兴。他早就听说尉迟敬德是员勇将,正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人,自己太需要这种人才了。所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恩遇有加,十分重视,亲自设宴为他接风洗尘,授右一府统军之职。

但后来没过多久,许多刘武周手下的降将又相继叛变。李世民的部下都怀疑尉迟这小子也迟早要叛变,于是把他抓了起来,关在囚车之中。

李世民知道了,不由得大吃一惊,责问手下的人:“尉迟敬德犯了什么错,为什么把他抓起来?”

屈突通、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才刚归附咱们,肯定没那么忠心。现在那么多人叛了,他难保不叛,先抓起来以防有变啊。”

李世民听了,连连摇头说:“你们这样做未免有失公道。难道有可能叛变的人都要关起来不成?”

两人又劝世民说:“尉迟敬德就是现在不叛,我们已经关起了他,此人也一定要生出埋怨之心,将来必叛。不如直接将他杀掉算了。”

李世民想了想说:“不然。我跟你们看法不同。他要是想叛,怎么还会等到现在呢?马上把人给我放了。”

释放之后,李世民将敬德召到自己卧室内,对他说:“大丈夫相交图的是意气相投,希望你不要把这小小的误会放在心上。我更不会因为一些流言就害你这等忠良之士,公应深知我心。要是你执意想走,我也不强留,这里有些金银珠宝,你带在路上用吧,也算咱们相识一场。”敬德伏身便拜,久不言语。

世民上前将他拉起,两人相视大笑。

当天下午,李世民带了一些随从在外打猎。行至密林深处的时候,却遭到王世充一伙的伏击。李世民身边的人本就不多,又没有准备,一下就乱了手脚,纷纷被对方打落马下。王世充手下的单雄信提枪就要来刺李世民,眼看伤了世民性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尉迟敬德大喝一声,冲杀过来,犹如猛虎下山,一枪将单雄信刺落马下,然后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之后更是率众去攻打王世充,与之大战数个回合,将对方击溃,并俘虏了一员大将。

归来营中,李世民望着尉迟敬德,感叹地说:“刚才众人还说你会叛变,我没有相信,力排众议,将公保了下来,真是天意!哎呀!我今天是虚惊一场,尉迟公真是勇猛无敌的忠义之士啊!”说罢,用力拍了拍敬德的肩膀,并下令重重有赏。

从此之后,尉迟敬德一直追随在李世民身边,几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李世民也十分器重敬德,将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之首。

成功的经验使李世民十分看重这批山东豪杰的力量,而失败的教训更是让他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