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八章 房谋杜断(2)


而李世民也了解房玄龄善于识人并有容人的雅量,能使人人各尽其力而不冲突,所以常常对人说:“我身边有了房玄龄,大家都更加亲密无间了,就如同光武帝身边有了邓禹一样啊。”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史载其少年时从学长安,主动亲附当时也在长安游学的后来成为汉光武帝的刘秀。后来天下乱起,光武帝安抚河北,邓禹又前去效力。光武帝非常高兴,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并常常把邓禹留在身边,同他商议安定天下的大计。而邓禹以他的才华和识见,在光武帝的兴复大业中出谋划策、领兵征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李世民把房玄龄称许为光武帝身边的邓禹,是对房玄龄极高的肯定。

而房玄龄也的确不负李世民的称许。他在秦府十年,撰写公文,从不打草稿,或在马上即时而作,而且文字优美顺畅,道理明晰清楚。连高祖都称赞道:“此人又机智又有才华,难怪世民对他委以重任。每次为我儿上书陈事,虽在千里之外,都像当面对谈一样。”玄龄之所以拥有这种令高祖惊叹的能力,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有才华,更是由于他对李世民十分了解,所以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世民的想法。正是这种了解使房玄龄成为了李世民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房玄龄更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他很快为李世民找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帮手,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搭档,那人就是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此人也是少年时就天资不俗,好学文史。巧的是同样为称赞房玄龄的高孝基所赏识,称之为“栋梁之才”。看来这个高先生的知人之名倒是不虚,房杜二人也是真的有缘。大业年间,杜如晦任滏阳(今河北磁县)尉,但不久就弃官归去。直至李渊的大军攻占长安,房玄龄随之入关,才发现了杜如晦,并一眼看出他有非凡之才,于是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

当时秦王府中汇集了天下许多英才。高祖出于各种考虑,将其中的一些人外调任职,杜如晦被任命为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附近)总管府长史。房玄龄听说了十分着急,他通过与杜如晦的进一步接触,了解到此人是个奇才,这样一个人才怎么可以调走。

刚巧世民看到这么多人才流失,向房玄龄表示担忧之情:“玄龄,你看府中许多僚属都被调走了。我真是不忍他们离开啊。”

于是房玄龄趁机说:“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但杜如晦有辅佐帝王的才干。殿下要是做一个守成的藩王,用不用他无所谓,若要想经营天下,万万要留住他呀!”

李世民听后大惊,道:“卿要是不说,我差点失去这个人才了啊。”遂奏请将杜如晦留在了身边。这一举动成就了三个人和一个辉煌的时代。

房玄龄看重杜如晦,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品质,就是遇事能够勇敢决断,并且判断正确。这可以和他本人相辅相成。杜如晦也确实表现出了他的特长与才干。在以后的戎马岁月中,他与房玄龄一起跟随李世民,征伐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参与军国大事,不仅分析透彻,而且决断准确,深为当时的同僚佩服。

武德四年(621),天策上将府建,杜如晦为十八学士之首,李世民亲令褚亮写赞词:“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可见李世民对他的赏识。

房杜二人当然明白李世民对他们的重视,两人也是竭尽所能,辅佐世民。

即使是在要将性命赌上的玄武门政变中,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没有退缩和犹豫。

2、玄武门事变中的首席功臣

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事变前夕。建成与世民的矛盾已经激化,正面冲突一触即发。秦府的僚属都很为此担忧,有人不知道要怎么应对,有人心中暗想计策,却又不敢发言。

房玄龄也已经想好了对策。他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局势和李世民的想法。以他的了解,李世民恐怕早已经有了夺储的念头,只是缺少一个公开的时机。房玄龄决定担当这个公布人,而且要巧妙。

“长孙大人,在下有一事相商。”房玄龄找到长孙无忌商量,他是李世民最亲近的人。

“房大人请说。”长孙无忌也不是一般人物,心中如何不明白。

“现在秦王与太子的嫌隙已经公开化了,矛盾真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朝廷中各有所向,人人都在揣测,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一旦出事了,那就是大乱子。到时候不但危及秦府上下,还会影响到国家社稷啊。在这紧要关头,我等要深思熟虑才是,不能让秦府和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的很对啊,依房大人看,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