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血时代》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平定王敦之乱后,晋明帝司马绍不久即病死,年仅二十七岁。虽然只当了三年左右的皇帝,史臣对他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坚虞。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廊清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皇太子司马衍即位,年仅五岁,是为东晋成帝。

孩皇帝即位,明帝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虽然明帝遗诏太保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一同辅政,但真正的权力都集中在庾亮一人手里——当朝皇太后庾氏是他亲姐,孩皇帝司马衍是他外甥。

庾亮,字元规,出身世族,大名鼎鼎。此人“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是魏晋风度中的一个楷模人物,《世说新语》中常常提及此人。但在政治上,庾亮是个十足刚愎自用、心胸狭窄的庸才。

明帝病重时,其舅虞胤为右卫将军,与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同掌禁卫军权。由于这两人私人关系也不错,惹起庾亮的猜忌与不满。王导出于公心,与庾亮一起曾向明帝提醒,怕司马宗会与虞胤在明帝死后拥立司马宗的哥哥西阳王司马羕为帝。明帝不信,反而更加信任虞胤、司马宗。

司马宗、司马羕兄弟是汝南王司马亮的儿子(汝南王是“八王之乱”中第一个被杀的老王爷,他自己从未为乱,也被编入“八王”之中,确实冤得可以)。从辈份上讲,司马宗、司马羕是明帝的叔祖辈,也都是五十岁左右的半老头子,与元帝一系又为疏宗,应该没什么篡位的野心。庾亮只想着明帝死后自己外甥登基的绝对安全,十分疑忌这两个司马王爷。

明帝病重时,庾亮半夜想入见,被南顿王司马宗呵止,吆喝道:“皇家宫廷大门是你们家自己的家门吗,想进就进?”庾亮为此,更是对司马宗恨之入骨。

明帝弥留之际,庾亮声泪俱下,指称司马宗、司马羕与虞胤三人有逆谋,希望明帝马上“处理”他们。明帝不纳,反而让人把时任太宰的司马羕、太保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丹阳尹温峤以及庾亮等人叫在一起,共受遗诏辅政。

虽然如此,明帝死后,庾太后称制,孩皇帝冲幼,大权自然集于庾亮一人手中。王导主持朝政时,宽和驭下,深得众心;庾亮掌权,苛刻任法,颇失人心。同时,他对拥军在外的陶侃、祖约、苏峻等人深加猜忌,整日盘算如何提防这三个人。

陶侃时为荆州刺史,拥有荆、湘、雍、梁四州之众。祖约任豫州刺史,统管其兄祖逖北伐后占领的大片地盘。这两个人见明帝遗诏中褒进大臣名单里没有自己,都怀疑是庾亮从中作鬼,删除了他们两人的名字。此外,历阳内史苏峻,在平讨沈充、钱凤过程中居功甚大,手中又拥强兵数万,也存骄盈之心。

为了防备这三个外臣,庾亮派和自己关系不错的老友温峤任江州刺史,镇武昌,任王舒为会稽内史,以为声援。同时,他又派人大修石头城,以防万一。

母后临朝,皇帝冲幼,外戚专政,如此,祸乱之萌,已见端倪。

成帝咸和元年(326)十一月,庾亮执政才半年多,就借口南顿王司马宗谋反,派禁兵去上门逮捕。司马宗老王爷性格固执,拒战反抗,被杀。其兄西阳王司马羕也被降封为县王,已被封为虚官大宗正的前右卫将军虞胤也被贬为桂阳太守外任。庾亮此举,一点不是出自公心,大失天下之望,都认为他是剪除宗室,巩固自己的威权。

司马宗、司马羕兄弟一直与苏峻关系很好。事发后,司马宗手下有个亲信跑到苏峻处匿藏,庾亮派人去抓捕,苏峻隐匿不交,惹得这位皇上大舅更是恶从心起。

六岁的晋成帝对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有一天,学习功课完毕,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庾亮,“从前常常在殿中看见的那位白头发老爷子去哪里了?”司马羕、司马宗两个王爷,对成帝来讲是曾叔祖辈,宗室元老,都在朝会大殿上专门设有床位(坐床,以示尊宠)。

庾亮告诉外甥:“那个人谋反,已经被杀掉了。”

小皇帝一听,哭了。平日里司马宗对他很好,常常抱着他在宫内游玩,白头白须的慈祥相貌,更使小孩子觉得亲切。

“舅舅你说别人做贼,便杀之,如果别人说舅舅你做贼,又当如何?”小孩子抽泣着说。

庾亮闻言大惧,色为之变,也不知如何回答这位六岁小皇帝的问话。

庾太后很生气,用牙尺敲打成帝的脑袋,怒斥:“小孩子怎么说这种话?”显然是看见哥哥被儿子说得一脸惊惶,心中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