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证释》坤卦(04)


初六:履霜,坚冰至

孔子《宣圣讲义》

坤之爻象异于乾。以其纯阴也。在卦位言。自初爻至上爻。其序同也。在气数言。阳者上行。阴者下达。故自上而下。其道异也。而有先后天之分。体用之异。以先天无阴阳顺逆之别。皆自下上。后天则反之。体用亦然。坤体至静。无升降来往之辨。而其用、则随乎乾。以成交合匹配之功。故乾道一、而坤道二。乾行易知而不明。坤行不测而甚显。则以后天之气。纯依一阴一阳之道。后天之序。纯本一奇一偶之数。故坤从偶而行阴、以合于乾。而六爻之象。乃有升降往来之别。六位之次。乃有顺逆分合之殊。此言坤卦所当知也。不独坤爻如是。凡出于坤者皆从坤。亦犹出于乾者之从乾也。乾者至简。而坤则繁。乾者至大。而坤则狭。欲明坤用。必通坤爻。爻虽自下起。而用自上始。位虽自初立。而行自高降。盖卦爻首、象其物。有形者也。有拘者也。气与数、则不可拘。道与理。则无定形。故坤之爻。有表里之殊。与来往之道。坤之位。有主客之殊。与顺逆之序。各相衔接。以成变化。欲明其故。宜先以乾为准。坤本不用。而用者、代乾者也。故坤之用。皆乾之用。则其本体在内。而外所见者。皆同于乾。故爻仍与乾无殊。而序仍自下而上也。所要留意者。须知其间别有坤之序在。不得以表忽里。以客遗主也。其数皆含二类。其象皆包两种。唯易以变化为重。故取从乾以论坤用耳。坤之大用。即六爻之象。坤之正道。即六位之意。此言卦爻。必以爻位为本。而言德用。则以坤卦意义为主也。动之先有静。形之中有气。往者有来。升者有降。随乾者有异乎乾。交乾者有反于乾。此阴阳之所以分。乾坤之所以别也。以人象之。男女之谓也。以物象之。雌雄之谓也。其位有主客。故其制有内外。其方有顺逆。故其数有消息。其道有动静。故其行有从违。其德有大小。故其用有广狭。此坤之所以与乾之同异。而皆在六爻者也。

夫坤以阴为本。故爻名六。依河图阴之序也。阴接阳序。始四终六。阴阳生成。数始于六。故坤爻六。恰符乾之九。九六之数。为三与二之比。即天地之数也。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故乾之策为二一六。坤之策为一四四。合共三百六十。为周天数。此即统天下之全数。而乾坤分得其三或二焉。故坤与乾。如二与三。即六与九也。六为坤数。亦为坤爻之名。亦为坤之始终数。以其为地数。而又成数也。天数奇。地数偶。生数在前。成数在后。天之所生。必待地而后成形。故坤爻六。明其代乾生成也。其初爻曰初六。是成物之最初时。亦阴气之始凝时。乾以阳出地。坤以阴凝空。一升一降。自相对也。乾初九为阳始生。坤初六为阴始凝。亦相生相成之机。为一升一降之序。故坤之成象。自此爻始。而阴气之行。亦自此爻起。

阴者主静。阳者主动。阴之成形。有其质也。阳之生气。无其物也。故乾曰潜龙勿用。明阳气之无形。而坤曰履霜坚冰至。明阴气之有质。气散为生。质凝为成。气升为龙。质凝而降。为霜为冰。阳生于下。故生而出于地。阴成于空。故凝而坠于天。霜者自露成也。冰者自雨水凝也。由阴之阳。则静而动。刚而柔。聚而散。沉而升也。由阳变阴。则动而静。輭而坚。分而合。高而落也。皆相反而相对。相违而相成。以阳则自寒而暖。阴则自热而凉。阳则为风为日。阴则为冰为霜。阳则飞腾而上。阴则凝聚而降。阳则周乎太虚。阴则止于一方。故风日普及。冰霜有疆。阳龙不见。阴霜可量。乾德日广。坤德以常。乾用玄妙。坤用洁朗。唯气不同。唯象乃分。唯数不一。唯物殊名。故坤之初六。而象霜冰。因阴之始凝。乃见寒之将盛。因霜之在履。乃知冰之坚韧。因气之既回。乃明形之有定。因德之有施。乃识受之可认。故在坤道。以时成政。在地道。以方成令。在人道以顺时为正。知几为圣。人履大地而亲坤。生于阳而成于阴。有天命之性。同地类之形。通于大气。发于至精。感受至速。视听唯明。因物而有知。因象而有情。因时而辨。因量而兴。是谓并天地之道。为万物之灵。故光合日月。气贯阴阳。德弥天地。用备行藏。占坤之初六,有警于履霜。命日知几其神。实为人事之臧。顺地以合天。依坤道以孚乾行。有利贞以应。闭藏之令。乃成不息而达元亨。此易辞之旨。为人道其总纲也。

象曰:初六覆霜,阴始凝也;驯致至其道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也。义固明颛。而所要者在人事耳。人事者、人自为之。自致之。天道至微。而有象可徵。地道至博。而有物可证。苟细求之。无不明矣。故曰驯致其道。至坚冰也。霜之初履。末见坚冰。而驯此以往。则坚冰之至必矣。故君子贵见几也。天下之事。皆如是矣。有微则有着。有常则有变。履霜之微也。而能得坚冰之着。初冷之常也。而能测至寒之变。此天道自然。而在乎人之见几。愚者昏昏。以为其偶然。智者则知其当然。故智者视变若常。视微犹着。非其智也。知顺时也。愚者昧焉。常以为变。着以为微。非其愚也。忘其时也。时与位俱。地与方俱。有其位。必知其时。居其地。必遵其方。苟忽之也。必遭其殃。故处常必知变。应变必以常。见微宜审着。得着勿忘微。为顺天道而履地。本坤德而用刚。以仁为守。以智为量。以明为愚。以柔自疆。此乃乾坤人用。而人道之所彰也。故象辞不举天地之远者大者。而独示形于冰霜。不以数命之渺渺。而先象物之弛张。不述天时之默默。而即事理之柔刚。不及变化之冥冥。而首交谢之阴与阳。盖地道主实。坤道有方。形者气之表。物者理之纲。象者数之准则。变化者天地之常。由今及乎往。犹一日之推迁。由近及乎远。犹一岁之暑与寒。一岁四时。相为循环。一日一夜。晦明周旋。舂夏比其升腾。秋冬喻其沉潜。日早则阳之长。日夕则阴之延。凡日月之代谢。即气数之变迁。或顺以随其后。或逆而居其前。或静以尽化。或动以承天。是谓先天不违。后天顺时。德之所立。用之所施。道包大小。气达本枝。唯明坤顺、以安贞廸吉。斯能乾健、而自强不息也。故坤道、人道之始。

初六、人事之则。处世如是。接物亦尔。行藏不易。可进可止。不畏于时。何害于己。此在见几而作。所重于霜之初履。雌及坚冰之至。亦易赅其变矣。观象玩辞。教在斯已。君子所怀。圣人所指。不俟终日。况其远者。不待既变。况其已见。故君子有备无患、而何恤乎行止也。

《宗主附注》

易道至深。而人事则明显。以其成象在外也。故坤卦爻。皆指事物。以承乾元之气。为人物之生化。内不可见。外皆有事物在。本一明一晦。一虚一实之义。见天下事物、莫不有主之者在也。人生有身、物也。而神主之。无神则虽有身。不得谓之人、即谓之人、亦死人。而不得谓之生也。世界亦然。如无神主之。则一死土耳。安有人物生化之可言哉。昧者、必物为主。而忘其真。是犹以死尸为生人也。坤象之所指事物、皆含有乾在,非坤所独也。故其德用。一一以乾为准。乾之不可见者。皆见于坤。龙不可见。而云雨则见于地。变化不可见。而霜成冰则见于时。由其可见、而溯其不可见。则天下无遁形矣。故坤之用。乾之用也。坤之德。乾之德也。以坤代乾。此之谓也。原文释象。本作初六履霜。阴始凝也。后世错误、将象辞置于此.乃成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文义不贯。应仍改正。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孔子《宣圣讲义》

坤卦第二爻。居下卦之中。得坤位之正。坤以内为正。与乾相对。乾以九五为正位。坤以六二为正位。一内一外。一奇一偶。恰相匹配。而成交合。故坤以六二一爻为全卦主。而其德用见于此也。六二爻辞曰直方大。明坤之德也。以坤内正乎位。外顺乎时。时得位宜。德成光大。实其道之博。而用之弘。体之厚。而施之远。居之安贞。而行之无强。守之有常。而至乎元亨。故直方大三字者、备其德、而昭共道。指其性情。而着其行也。盖概乎内外。包乎动静。兼乎行藏。尽乎上下。无远弗届。无微弗及。遇时当位。道通德立。生成见之事物。终始达乎一极。体用致于中和。消息成于无息。故曰直方大。而见于一切也。夫直者、内有守也。方者、外有为也。大者、德有成。用有达也。以坤之顺静安贞。故直其内。咸亨主利。故方其外。含弘光大。故大其名。博厚无强。故有斯称。正位以为直。在其贞静、而能顺承。适时以为方。由其亨利、而达无强中正不失。以生成万物。乃能光大。以宜于行。故必有其内、以善其本。广其外、以弘其用。然后沛然莫御。巍然独峻。以成其大。此坤之德也。而唯人之至诚象之。人之至诚。不慊于心。不限于行。悠久不息乃底于成。此中庸之大化中和也。唯圣神及之。故直方大者成德之名也。诚明之功也。所谓浩然之气。大刚以直者。即斯象也。直则无曲。方则成刚。大则悠远。皆自致也。坤之六二。乃称是焉。故其成德。非有为也。非所作也。自然而然。不虑不思。自至而至。如圣如神。是为至德。名犹无名。必至诚。乃能及焉。而非以力致之也。故曰不习。诚者自成。天道之行。岂待习乎。习则下矣。故曰已成。唯其已成。斯无不成。唯不及习。斯无利害之分。盖超乎人事。出于情欲。纯乎天性。一诚永诚。故无不利。谓至此既不待为。复无所不为。如川之流。如鸢在天。如鱼潜渊。纯乎自然。其德曰玄。无为之为。无名之名。天地至道。斯象之称。故在乾曰九五。为天道之极。在坤曰六二。为地道之中。致中用极。其道无穷。是曰至善。唯诚可通。故比于圣神。越于天人。上天之载。无臭无声。是谓成道。成犹无成者也。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文所言。已明指其义。而要在一动字。盖六二、坤正位也。必有德以见于外。方称其位。有位无德。不得称正。而有德者亦以位成。有德无位。不得成名。坤六二既有位矣。乃见其德。以其动也。静则为道。动则成德。静则为位。动则成用。有其中。乃形诸外。有其诚。乃见其功。故直而方者、推其内外以致之外。行其道以施之事功。此所以谓之德也。夫直以方。天下所共见者。以其至德、而成天下。犹夫明明德之于天下也。必始于格致。基于诚正。而后推之治平。以达乎成人成物之功。致其中和位育之道。故不动而动也。非以动为动。故不动而动。坤本至静。而六二以动名。此不动而成天下之至动也。以其本乾元之健。为资生之功。备顺承之贞。致含弘之元亨也。故其动也、成于静。为也、出于无为。而直也方也。天下之所以受其德也。非坤之为之也。其内自直。其外自方。以其至净。乃成至刚。以其至顺。乃成至正。故直方者、非成于直方。其本于至哉之道。以成乎大哉之德。此所谓无成代终。以坤行乾之旨也。唯其如此。故称地道。地者承天时行。以本无执。乃能有守。以本无拘。乃能有成。故不假习。而无不利也。无不利者、言无利。亦无不利也。以非所利。故无利。以皆得其利。故无不利。心无所为。故无为。而无不为也。此所以为地道之光大也。地本不以光大称。而光大者。以能含弘也。含弘者、顺承乾健也。光大者、行地无强也。以其顺承不息。故能光大无疆也,夫不习云者。言无息之功也。唯其有辍。乃待于习。不辍者、何用习乎。习犹学也。温习也。以其末熟。乃贵习也。果自不息。功早热矣。不习亦无所歉。故不待习而自利天下。以成其光大也。凡物之有光者。必以其精明。物之大者。必以其含弘。精明内充。则发为光。含弘无尽。则名为大。坤之六二。内充其精。外容其物。故曰光大。而成其直方也。人之成道达德也。亦如之。以其至诚无息。故上而高明。下而博厚。高明为光。博厚为大。光大之至。悠久无疆。此所以并天地、而称三才。孚乾坤之用。而成君子之名也。故释文之义。明人道也。明君子之行也。圣人之成道。至诚之成德。皆由此见之。而贵在不习也。夫贵习者常人也。末成者也。其时末至也。位末当也。则唯孳孳焉于所学。兢兢焉于所行。以期于时至。而位当耳。若夫至诚之圣。成德之君子。则非此比。坤之六二。不下于乾之九五。皆圣人之诚。君子之德。有位以资其用。有时以见其功。所谓至哉之道。光大之称。尚何假于习乎。故不习者、犹不息也。古文音义通用。以习与息、本相因而成用也。鸟之飞也。必因其已栖。雏之飞也。必因其末惯。故习也。人之作辍无常。息游不时。恐荒其业。斯贵习也。皆为其德之末至。道之末成。不克成无息之功。至诚之圣。故不能无利害之争。而成其无为之为。无虑之虑。此就最上者言。则不然矣。坤之六二。宜其大矣。坤卦、阴道也。地道也。凡位之当否。时之宜否。视乎奇偶之数。内外之序。升降之途。往来之地。以定其方。而卜其行。故先迷后得。西南东北。各有得丧也。其象则徵于爻。而辨于位。其义则具于辞。而昭于释文。盖圣人示教之旨。诸卦皆然。而乾坤独详。乾与坤无一不相对。则爻位之动静恰相当。人事之吉凶恰相反。乾主阳。而坤主阴。乾从天。而坤从地。故坤卦重内重下。爻位贵偶贵顺。此其常也。至其变。则视事而殊用。视地而殊方。各以时位为准耳。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孔子《宣圣讲义》

六三系人爻。而重在人道。故其辞有指。其义尤深。卦辞曰含章可贞。此四字概见大意。坤道以顺承天。以含弘为光大。以安贞为吉。以方为得失。以时为先后。履六三之地。行上下之间。居内外之交。有刚柔之嫌。合顺逆之道。而为人事之所处。其所患者、杂而不得其止。争而致失其中。以柔履刚、而无益。以奇行偶、而难合。则必有害于其心。乱于其事。背

其道、而不协于德。乖其位、而无补于时。是以贵乎所用也。含者容也。章者文也。可者宜也。贞者正也。以阴从阳者。必能承阳。而不满溢。此含弘之义也。故贵合。以阳交阴。必能相合。而无杂乱。此光大之义也。故贵章。以奇偶之数。有方之宜。则可否之决择有别也。以匹敌之交。当嫌疑之位。为内外之妨。则有守贞之道也。故含则能承。载万物而不狭。章则有文。交天地而不杂。可以行于外。贞以守于内。斯坤之本用。为六三之要旨。而人道之所仿也。唯含章斯成其道。以及于物。唯可贞斯达其德。以通于天。物受其惠。天接其神。道至德成。乃为正位。乃成大用。于时曰宜。于方日当。行而自达。为而自成。此六三之辞。先此四字。夫坤本地道。而属于臣妻妇女之列。六三又近于天。而亲于君父夫男之地也。故以所宜之位。定所行之方。用所得之时。从所合之主。则必有其功业。而符于此爻之贞也。故曰或从王事。无成有终。以处位、宜从王。以处时、宜后成。以不得专主。故从王事。以不得先行。故无成有终。王事者、不必限于字面也。苟合君父夫男之主。而为其使令者。皆然也。而动者在己。不必皆求之也。故曰或也。若能自静。则可贞之义。符安贞之吉也。若好于动。则攸往之义。孚牝马之贞也。斯视其人之志焉。而所须知者。则在无成有终四字。盖牝马之行。必有先后也。地类之合。必有方与时也。先迷后得。得朋丧朋。各有当也。坤以顺承为本。故无成而有终。无者不自先也。有者代夫天也。非不成也。不自先行也。非有终也。承天而行也。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也。以时发。则诚能含章可贞。知光大。则诚能从王事。非含章。不能发。非可贞。不以时。非从王事。不及光大也。坤之光大。以含弘也。含弘者以顺承天也。以阴从阳。而得阳之施。以地承天。而得天之与。故成其光大也。光大者发于天。见于地也。如日月之明也。天气之和也。雨露之润也。皆所以成坤之光大也。六三一爻。以地亲天。以阴交阳。有可为也。而必知所先后。识其主从。辨其顺逆。而后全其德用也。故君子处之。或出或否。或行或止。莫不以时。莫不有终。体坤之道。明六三之位。推地之德。而能含章可贞。苟从王事。亦必有终。以成其光大也。

《宗主附注》

易卦大例、以三四二五四爻为用。上初二爻不与也。盖初在地下。上出天上。非人事所及。故下始二爻。上极五爻。三四居中。为人位本体。而二五则始终也。然此四爻。又分阴阳分合。既三五为阳。为一合。二四为阴。为一合。阳自下上顺行、三至五。而以五为主。阴自上下逆行、四至二。而以二为主。故二五两爻、为一卦内外主位。而三四两爻,为其臣仆。传所谓二四同功异位。二多誉。四多惧。三五同功异位。三多凶。五多功。其义即由此辨。主臣既别。功业乃殊。二五多自主之权。三四处随从之地。且三之勤劳。为五也。四之竞业。

为二也。不得其主。则不见其月。故乾卦三四以人道为本。而首戒慎。先乾惕也。坤卦亦然。以坤之顺承。尢寓代成之义。故三爻含章可贞。而以从主为光大也。含章者、得乾之道。为明之徵。不比乾三也。以坤卦爻阴。三为位阳。阴居阳位。坤得乾光。相交成文。相杂为章。爻显位隐,故名含章。本坤顺承。故曰可贞。以其行也。不比静处。故曰可。以其从乾。故曰或从王事。以坤不自先。而爻不自主。故曰无成有终。终成乎五爻也。成为人功。勤为人用。此坤三爻之道。而克称其光大也。而与乾九三。一主一宾。互通其意。一为己发。一为人谋。其所持有差。而所遇有别也。此坤六三爻辞之慨,而为人道所取则者。宜熟玩味之也。

《宏教附住》

坤爻异乾。一顺行。一逆行。故也。因此分体用。及先后天。而为后天一切主。为人所履之道也。故地道在后天、同人道。在先天、同天道。人道亦然。在后天以地道为主。至归先天。始同天道。既由乾坤二爻可见看也。不由地道无以行。不至天道无所归。故人以天地之道之合为本。一半属地。一半属天。而合则成人。故人在乾坤之间。而行乎乾坤二卦之爻也。虽言地道。实即人道之抬。盖人不能离地以生。不得不遵地道以行。此易教悬乾坤为则。而示人以所行与所成也。行地而成于天。由坤而归于乾。体用俱全。始终一贯。乃曰道。即人生之路。自生至成道。莫不在此二卦六爻上下。故失子言之详切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孔子《宣圣讲义》

此言坤为阴、象地。在人象女。其位主内。其用主纳。其道主受承。其时主收藏。故其物象囊。囊以包藏物者。以地承天、而载万物。代天、而生化万类。其博且厚也。载物不遗不泄。乃称包藏之义。而以囊名。言无所不包。无所不藏也。世间有形之物。莫能外地而生存。故万物皆入于坤囊。而得其生化。犹人之生于母胞。禽之产于雌卵。皆囊之象也。既生之后。皮革以包其骸。巢室以居其身。亦犹囊也。而最着者。则存于地。履于地。栖息于土面以生。埋葬于土内以没。莫非潜游于囊之象也。故坤六四指其象。而加之名。以示坤之大用也。而`曰括囊者。则在六四一爻之象。四爻为阴、降也。与二爻相应。由外之内。上之下也。在外卦之始。居下卦之交。为气之枢机。行之道路。故其所主为括。括者纳也。结也。招之入、而塞其兑也。含之中、而归诸坎也。此坤承乾。而初变之象。由先天而化后天之迹也。故六四有括囊之辞。而以见坤之用与变也。夫坤者主静、而重在承受。主顺、而本诸收藏。则括囊者。其分也。非出位。何咎。非要功。何誉。虽囊括天下。无责其贪。无谀其能。以行所无事。为而无为也。故不任咎誉也。不任咎誉。咎誉亦不至。则以坤之所为承乎乾也。生化之功。乾之功也。载育之德。乾之德也。不与功德。自无咎誉。以其安贞自处。含章以行。从王之勤。顺天之至。乃其道也。乾之九三。首着乾惕之诫。九四继明卑谦之行。坤乃承之。以成共慎。故无咎之名同于乾也。此六四爻辞之义。为坤言。即为人道也。

象曰:括囊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坤以静为动。以顺承为功。故不自主。而仍不失其主。内有守也。故外有为。其在外卦。纯应夫乾。而六四为始。纯本乾惕之义。故其无咎。以慎而不害。此释文之旨也。夫爻辞并称咎誉。而释文只重无咎者。则以六四之位。系承乾之地。为顺逆之途。最易逢咎害。设不自慎。以为囊物之功大。而有陵乾之嫌。以为行地之无疆。而忘牝马之义。则囊不约。而行无常。内乖于安贞之吉。外失于含章之光。则为失位之占。而成过当之象。此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贪天之功。而不知足。忘坤之义。而无所存。是其为咎害。皆由不慎也。故贵乎括囊也。有囊而能括之。乃有功而莫与争。有德而莫与大。此其无咎。以能慎也。慎指括也。不害者。不害于乾也。括者因时而括。非能处泰持盈者不知也。盖当可以囊卷之时。安计括囊之急。则势将陵主。功反为罪。常人处此。不免者众矣。君子必慎之也。唯因势之盛。则知气之将消。唯因积之多。则知物之不任。唯因代乾之功大。则知安贞之贵。唯因承天之道光。则知静顺之宜。故慎者不在失志之时。而在得意之地。不害者、不指无功之际。而指大用之期。故居高不危。行疾不倾者。正见其慎也。势大不逼。勋积不疑者。始成其不害也。坤者臣道也。妻道也。乃以知慎不害为先也。此释文明指其象。而申其辞也。夫受人施者。必善保之。承人之旨者。必善将顺之。代人而有为者。必志于成全。从人有行者。必底于光大。此括囊之不为咎誉也。而咎誉不加焉。盖囊之必括也。势也、即理也。六四之位。唯降以俯就二爻之高。必约而顺气之行。又值承乾之地。有富厚之物。乃必自守以保之。以孚其德。而成其功。故囊括不关咎誉。而成德不害于主也。明此义矣。则知六二之利。自斯得也。六二者。坤之正位。以六四为之用。其功德所至。则其道高美。而孚光大之象。以其行止之慎。功业之不害,乃成六二之直方大。以其括囊之时。咎誉之不与。乃育六二之不习无不利。盖其德至、道自凝也。人之处此。尤贵乎德用。成德乃达道也。故坤爻之义。皆合乾爻之辞。而一一必证之事物也。